2007年8月30日

瑜珈靜坐的姿勢

瑜珈靜坐的相關知識很多,記得上次學了一堂靜坐課,導師想讓大家好好坐久一點,結果把相關知識交代清楚就花掉將近一半時間,實際上還有許多東西沒講,可見練習靜坐不是件簡單的事。

這一篇要來談談靜坐的姿勢。靜坐的姿勢很多,有跪坐、散盤、完美坐、跨鶴坐(牛頭式)以及大家知道的蓮花坐(雙盤)。除了腿的坐姿之外,靜坐時身體還需注意的地方很多,其中被整理的最好也是最廣被接受的就是庇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庇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相傳古印度有五百羅漢苦修禪定而無法入三摩地,原因便是出在坐姿上,於是有天人下凡傳下這個七支坐法,就是現在大家知道的"庇盧遮那佛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坐姿的七個要點:
1.雙足伽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先用單盤。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等慢慢身體柔軟了再改練雙盤)。
2.脊椎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注意胸腰不可太過前挺,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3.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輕鬆向內靠著小腹向下安放。這種手勢叫做三昧印(三昧=三摩地,就是定印的意思)。
4.左右兩肩稍微向兩側張開,往後放鬆。
5.頭輕輕向上頂,後腦稍微向後收放。下巴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含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即可。
6.眼皮放鬆,不刻意閉眼,好像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視線向前平視固定好,然後把注意力收回,不使用眼睛。
7.舌頭輕抵上顎。


初學靜坐時,其實都在練坐姿,讓自己身體習慣以上七個注意項目。對身體不好的人來說,靜坐是件苦差事,做個幾分鐘便腰酸背痛是很常見的。有時一坐久,身體姿勢跑掉自己不知道,於是便需要有人在旁邊幫忙盯著提醒調整。


靜坐注意事六項:
1.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可以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2.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昏沈。也不可以在睡覺前打坐,道理相同。最佳時間是清晨與黃昏。
3.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如果會吹到風,必定要用衣物將頭、肩、身體包好。
4.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坐時要把兩膝和後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

5.初學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6.初習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以免身體後傾腰部用力,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緊張。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這一篇只講靜坐姿勢,想要鍛鍊身體的可以照樣試試看,記得時間不要太短,否則不會有效果。但切記你只是在練坐姿,沒別的目的,否則期待太多便有反效果。身體不好的只要按照以上要點放鬆身體好好坐著,慢慢身體機能便會回復,自然會健康。腿緊無法雙盤者不要勉強,先從單盤練起,每次換腿盤坐。正確的雙盤不會傷害身體,反而對身體有益,但如果雙盤姿勢不正確,則骨盆外擴、腿關節變形都有可能,最好找有經驗的老師當面指點。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