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4日

如何練習雙盤蓮花座

雙盤蓮花座,是印度瑜珈的一個重要象徵姿勢,也是古代中國修行人的共同靜坐姿勢。雙盤是個很有意思的坐姿,兩腿一盤起來,身體便穩坐如泰山,不容易向後傾倒,腰背也不必費力便能輕鬆挺直,心也會立即平靜下來。當然,如果能忍的住接下來的酸痛的話。

雙盤的酸痛其實對身體很好,能刺激大腦分泌許多有益身心的腦內啡,而且兩腿受姿勢影響血行阻塞,身體氣血循環會自動努力向兩腿衝,這會帶來很多附加的好處,不必擔心腿因此受傷。不過並不建議大家為此強忍酸痛,還是慢慢進步的好。

佛教有一句話鼓勵修行人雙盤:「福慧兩足尊」。意思是稱讚能雙盤的人兼具福氣與智慧。

不經過練習而能夠輕易盤起兩腿來的人少之又少,我一開始也跟大家一樣,只能盤一腳,而且還翹的老高,膝蓋離地跟天一樣遠。初練時,除了拼命作各種腿部拉筋的動作之外,並沒有發現什麼捷徑,就只有盤起來忍耐而已。

我初期先從單盤開始練,每天至少單腳盤半個小時以上,一開始一腳只能維持十數分鐘就要換腳,後來漸漸能加到一個小時才換腳,那時我已經可以勉強作雙盤了,但是兩腿一起只能盤幾分鐘便受不了要放開,然後也是再每天持續練,才能把這數分鐘延長到數十分鐘。我當時練盤腿主要是為了能長時間靜坐,還有梵唱。初練腿時,每次堅持一次誦完一節(四十分鐘至一個小時)才休息放腿,因為有此堅持加上老師的嚴厲要求,我在幾個月裡便從只能單盤練到可以勉強雙盤。除此之外,平時看電視看書我也把腿盤起來練習,希望能因此盤的更輕鬆。

我認為腿能放軟盤起來,並不全是腿部或胯部韌帶與關節拉鬆的關係。當我能雙盤之後,身體覺得還是很硬。曾聽一位朋友說到,他有位朋友是劇校出身,能作各種驚人的柔軟功,但唯獨腿就是盤不起來。我在自己的練習過程中發現,心的柔軟有很大的關係,那種感覺有點像是心中的一塊大石放下的樣子,或是如:「鬆了一口氣」的感覺。練習到一個程度,假如忽然遇到這種體驗,頓時腿就鬆了一分,多幾次這種體驗,慢慢就盤成功了,祇是過程中的酸痛真的要去忍耐,要讓身體習慣那種痛苦,不要去對抗。


布拉瑪難陀尊者坐相
曾聽人說盤腿會導致骨盆外擴,或者擔心兩腳變形或受傷。在我個人以及許多同學的練習過程中,這種情形從未發生,我想是因為我的老師指導的正確的關係。雙盤蓮花座看似簡單,做起來還是有點技巧,如果得當,就算是坐個三天三夜也不會有問題,更不會有骨盆外擴的情形發生,相反的骨盆與身體底部反而會有點緊縮,但這是另一個道理所致。總而言之,只要坐的正確,不必擔心出問題。

Read more...

2007年10月22日

和身體對話

今日和朋友談起瑜伽,朋友覺得自己筋骨硬能學嗎?其實在剛開始去上瑜伽前,我也是如此想的,何必為難自己呢?運動那麼多,有必要選自己最難受的作嗎?如前篇所言,真的是玩票性陪朋友去上課,才一頭栽進這個領域。


最近看到許多自我成長的書籍,強調要忘記自己專長及習以為常的思考模式,因為以現在你我所處的世界,已大大的和以往不同了,因為我們工作的地區、競爭的對象,已不是我們所熟悉的環境,你如何去了解,什麼是最佳的判斷,也就是經驗法則已經行不通了,所以進入瑜伽的世界後,又印證了真的和我想的不太相同。


朋友又問,那男生有人學嗎?雖然我的同學都是女生,但看到印度的瑜伽大師(上師),好像都是男性,所以又是一個"經驗法則"最佳的例證。人如何去走出自我的設限,著實是我們這一世代最重要的課題。說到這點,雖然資質較弩鈍,學習瑜伽後,還真是受益良多,當人專注在一件事時,腦袋停止快速轉動,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身體上時,才知原來自己的肩聳立著、背部僵硬、上半身前傾……,這就是開始了和自己身體的對話,你的身體告訴你,如何不當使用這輩子的住宅,你也聽到了大聲的抗議,此時你當然又面臨了選擇,改善他?亦或再次關閉對話,過著習以為常的生活,等待他更有力的抗議,那時希望你還有能力處理及面對,所以在體會到這點時,我許自己一個希望,縱使無法回到少年時的體能狀態,至少維持目前的體力,或更低的期望"減緩老化"。

人生一輩子都在十字路口作選擇,不管結果為何,亦不論對錯,或你能否接受、應對,在你作出決定時大部份已底定。這也是我對自己最大的期許”我的人生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對健康而言選擇瑜伽,應是我對自己身體最大的期許和對話。

Read more...

2007年10月20日

是女士運動嗎

許多男人一談起瑜伽,嘩!"瑜伽是女人玩的東西,有無男人去練的" ?


十個有八個男的會如此回答,早期練瑜伽,真的很誇張,老師為了彰顯自己嬌美的體態,幾乎都是穿著緊身高叉的韻律服飾,美麗的胴體若隱若現,若再加上緊緻的胸圍,不時在那晃動,你看!男人還敢進去嗎!


但是,這句話好像有點邏輯不通,是啊,男人是視覺動物,容易沖動,交感神經加速作用之下,應該比女人還愛練瑜伽才對啊!事實的是,很多男生是因為老師長的美才來,來了之後,發現身在萬紅叢中一點綠,更慘的是,瑜伽竟比健身房的那些死器材還恐怖,可能打一小時的籃球都沒有比上一堂課的瑜伽來得累,縱使色大包天也腳軟沒力,此時體內的副交感神經出馬,讓疲累的身心,在大休息時放鬆,睡得跟死人一樣!



不過,以上這種現象正逐漸改變中,大型瑜伽集團引進香港之後,瑜伽真實的面紗終於展現在大家面前,原來,瑜伽不但在練身材,還有是在練內心!真實的事,瑜伽老師的穿著很質樸,生活很自然,和你腦海中的瑜伽老師印象是有不同,瑜伽人的生活是很崇尚自然,平和,快樂的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用最自然的方式回歸本性,拿掉日常包裝,內在以自然的風貌呈現,這就是瑜伽。

現時,我們已經很少看到瑜伽老師穿著緊身韻律服飾做瑜伽,除了瑜伽的發源地印度,幾乎沒有人穿那樣練瑜伽.不過用另一個角度來看,穿那樣真的是比較好做.最後想講:要專心練習,尤其是男女混班的瑜伽教室,穿著一定要端莊大方,身材較好的男女同學,不要露太多了,腿長的同學,褲子不要穿太短,這樣比較不會引他人遐想。

Read more...

2007年10月18日

各種體位法的介紹

參考書籍:B K S Iyengar大師 – Light on Yoga



1. 勇士式(Virabhadra-asana)
這招做起來是有點辛苦,但是我認為這個體位法非常有用。這裡介紹的勇士式是三個連續動作,初學者可以只做單一個動作,休息後再換做下一個。幾個星期後就可以試試看連續的做。第一個動作:兩腳要盡量邁開,身體要往下坐,兩手先向前合掌伸直,然後再慢慢向上舉,同時頭也向上看,如果頭向上看會不舒服就不要抬頭,等以後再試試看。
第二個動作:雙手向前伸直,身體向前傾,重心移到前腳,讓身體貼緊前腳大腿。
第三個動作:上半身維持好,然後把後腳抬起來,前腳慢慢打直,讓整個身體從前手到後腳成一直線,與地板平行。三個動作不管是分開練或連續練,都保持一分鐘到兩分鐘左右。記得前後腳要互換各練一次。




2. 前側伸展(Parsvottanasana)
首先,兩腿打開(約肩膀的一倍半寬),雙手於背後合掌,手指向上,挺胸。全身向右轉,雙腳打直,身體向前腳下彎,在彎時要保持抬頭挺胸,彎到底之後再把上半身放鬆。然後保持一兩分鐘,換邊再做。初學時雙手無法在背後合掌的話,可以如圖般將雙手抓在身後就好。一開始先讓額頭碰前腳膝蓋,達到後再改成下巴碰膝蓋。





3.半月式(Ardhachandraasana )
這招對加強髖關節部位力量很有幫助。首先,沈靜放鬆的站立,兩腿打開約肩膀寬,然後彎腰右手撐在右腿旁邊的地板上,依自己的腿長調整右手與右腳的距離。先不要急著接下去做,檢查一下妳的右手撐地的位置與兩腿三點成一直線,然後慢慢將左腿橫抬起來,右腿慢慢打直。保持好此姿勢約一兩分鐘,再慢慢放鬆,深呼吸,換邊再做一次。您可以像圖一樣將另一隻手貼著身體,也可以將其往天花板方向伸直,記得手指要伸直微微張開。






4.椅子式(Utkata-asana)
這一招時常練可以雕塑身材,加強肌力。首先站立、兩腿併攏、腳尖分開。然後兩手向上合攏伸直,雙手往上拉之後固定在後頭部,兩腳膝蓋併攏身體往下蹲,讓身體重量均勻的落在小腿及腳掌上。蹲好後腳指頭要抓緊地板,小腹內收,挺胸收下巴。
初學者先要求保持此動作二、三十秒,慢慢再延長時間。






5.左右側伸展(Utthita Parshva-kona-asana)
首先,兩腿盡量打開,身體向前方,右腳彎曲成90度,左腳打直,右腳大腿內側至左腳足踝盡量保持一直線。然後右手臂靠著右腳小腿(內側或外側均可)撐在地板上,身體向右伸展,保持身體面向前方,左手向右於左耳上方伸直。保持一兩分鐘,換邊再做。初學時大腿彎的不夠低沒關係,但是要要求自己慢慢做到。






6.駱駝式(Ushtra asana)
首先成高跪姿,身體向後仰,然後兩手掌往後貼著腳掌,手臂打直,以肚臍為頂點往前上方頂起來,頭向後放。保持一兩分鐘,休息後再做一次。初學時可能手臂放不到位置,可以先放一邊,撐穩了另一隻手再放到位。






7.前拉式(Purvottanasana)
兩腿併攏坐在地上,身體稍微後傾,兩手往後撐,然後慢慢把身體挺起來,保持約一分鐘,均勻緩慢的呼吸。放鬆休息後再作一次。剛開始練時許多人會撐不起來或撐不久,請慢慢放鬆反覆多作幾次。





8.門閂式(Parighasana)
跪在地板上,兩腳併攏,向右伸直右腳。兩手臂平舉,身體慢慢向右側彎,直到右手碰到右腳為止,左手在左耳上方向右伸直。保持約一分鐘放鬆,作幾個深呼吸,然後換邊再作一次。





9.船式(Paripurna Navasana)
兩腿伸直併攏平坐於地,兩手靠著臀部手掌壓地。兩腿伸直舉起,腳趾高過於頭,上半身往後傾,僅用臀部支撐全身。
然後兩手向前平舉與肩膀齊高,維持二十秒以上,放鬆後再做一次。
腰部有宿疾的人要先練習其他動作,或將此式改成抬腿彎曲膝蓋不舉手。





10.蝗蟲式變形(Makarasana)
俯臥,兩手抱頭,兩腿併攏。然後上半身往上往後拉起,同時兩腿由大腿處施力往上抬起,兩腳併攏膝蓋盡量伸直不要彎曲。
初學者先要求保持此動作二、三十秒,放鬆後再做一次。腿抬不高沒關係,多練幾次便會進步。





11.青蛙式(Bhekasana)
俯臥,小腿彎曲,兩手往後以手掌將腳背往地板方向壓下。先不要急著用力,深呼吸兩次身體放鬆,然後手掌向下將兩小腿分別壓向兩腿外側,注意腳跟不要壓在臀部上。同時上半身挺起,抬頭,以腹部支撐身體。整個過程保持上身挺起,手臂用力壓腳。保持姿勢約二三十秒再放鬆,深呼吸兩到三次之後再做一次。





12.聖瑪里琪式之一(Marichyasana I)
坐在地板上兩腿向前伸直併攏,先將左腿彎曲,腳跟靠到大腿根部,膝蓋向上,左腳掌內側要靠近右腿。身體向前,左肩膀在左腳大腿內側將左手由內向左腳外側往後繞,身體盡量前傾,然後右手往身後抓住左手。抓不到左手的,兩手可以抓臀部的褲子,慢慢練到可以抓到手指、手腕。
慢慢吐氣,上半身向前腳壓下,臉去碰右腳膝蓋,然後保持靜止、自由呼吸。
保持姿勢約二三十秒再放鬆,深呼吸兩到三次之後換邊再做一次。

Read more...

病痛的來源

這幾年最為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就是癌症了,其實很多疾病都很可怕,只是癌症死亡率高,而死比痛更可怕,所以了。如果撇開生死不談,很少人在病痛上身還能談笑風生不予理會的,不是去醫院醫病而能談笑風生,有人醫當然放心了,我指的是單純的不怕病痛的人不多。

病痛怎麼來?我們為何會生病?中醫對於病痛的來源有三種講法,第一是七情六欲情緒的影響,認為喜怒哀樂過頭了都會傷身。第二是飲食所引起,所謂病從口入,尤其現代加工食物充斥,為了食物的色香味賣相以及成本問題,商人們無不拼命努力研發各種有害的化學藥劑來添加,在古代沒這種問題時,飲食問題就是單純的吃過頭,吃太飽還是某種特定食物吃太多,或者在季節氣候條件下吃了不適合的食物,或者單純的吃到有毒食物都會致病。第三個引起病痛的原因是氣候,所謂風寒暑濕燥熱,外在的氣候會影響身體,身體自我調節跟不上、適應不良,就會致病。

除了這三種之外,身體過度勞累也是致病的一大因素包括工作太辛苦或床第之事無節制等等,這種叫做把身體淘空,淘空了就想補,一補就又病從口入了。道家的觀念就很簡單,道家認為人吃五穀雜糧天地所生之物,這些都是壽命短暫的東西,人吃這些東西自然不能長生,這也是道家的養生會很重視辟穀"斷食"的原因。


佛家如何看病痛的根源呢?最有名的跟病痛有關的經典出自維摩詰經裡的文殊師利問疾品,大意是維摩詰居士生病了,釋迦牟尼佛讓弟子去探病,沒人敢去,最後由智慧最高的文殊師利菩薩代表領大家去看他,兩人寒暄完之後文殊師利菩薩問到:「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慇懃致問無量。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意思是居士您的病還好嗎?能不能忍?治療到現在有沒有比較好一點?世尊讓我至上問候。您的疾病怎麼來的呢?會延續多久?怎樣才能消除?
居士回答說:「我的病來自我有無知有貪愛,所有的生命都會生病,所以我也會生病,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生命的病都消除了,我的病也就消除了。好比生命都會死亡,能生能死自然也會生病」。


病痛不可免,每天練氣功、每天練瑜珈、每天慢跑每天運動,都這樣要生病。雖然如此,努力運動的人就是比其他人病痛來的少,病痛來了好的快。就好像人有富貴有貧賤一樣,有人就是不喜歡運動卻又很少生病,很讓人羨慕的。而有的人就必須每天花一兩小時練習到半死,為的就是怕病痛上身。

如果上面講的真的是病痛的來源,那我們要怎麼看待?怎麼應付呢?以下提供一點意見讓大家參考。

首先自然是節制飲食了,這個其他文章也談過。再來就是修養我們的心性讓情緒平緩,不輕易動氣。冷加衣熱納涼,不要覺得這是廢話,就是很多人我看都做不好的,吹冷氣蓋棉被、貪涼吃冰,天冷還要露腿露肩的。注意休息,不過勞也不要累積壓力,因為壓力大了我們自然會想做一些抒解壓力的行為,例如吃喝玩樂發洩等等,這些發洩的行為會更損害身體。把這些養好了,再來就要保持運動,挑一個好運動,不要挑容易傷害身體的運動。通通都有了之後,就要把心裡的貪生怕死念頭放空,該做的都做了,其他的就要聽天由命,不要隨時擔心這個肉體,那種心思會更干擾身體的。就一切寬心以待,保持心情快樂,任運自然吧。

Read more...

2007年10月15日

悟道前的準備

每個學生都有他心中老師的形象,如果你看我,而我並不如你原來所想像的那樣子,我沒能達成你的期望,所以你就會認為我並不是一個好老師,不過這不是尋找老師的好方法,決心與信念及渴望才是你尋找的方法。

怎樣可以找到正確的上師呢?經上有一句話說:「弟子準備就緒,上師就出現」你沒有準備好,就是他在,你也不會注意到,或是有任何反應,就像你不知道如何鑒別 鑽石,那麼在有鑽石的地方,你拾到了也會當成一粒玻璃把它丟掉;你不知道二者之間的區別,更可能你會拿了一粒玻璃當鑽石,終其生在那兒磨著。

尋找期間,學生或許因為太注重知性的層次,而忽略了真覺;相反的,也可能太過情緒化,忽略了理解,情緒化的道路和智性的道路都非常危險,二者都會使「我執」越來越強; 不相信鍛鍊和戒律是不能悟道的,上師不會應允這種學生的期望。

一個真正的靈性上師,會去尋找好的學生,有些征象可以令他知道誰準備好了,沒有學生騙得過上師的眼睛,上師很容易知道學生準備得有多好,他若查知學生還沒 有準備好,他會慢慢地指引他,使他能接受更高的指導,燈油準備妥當,上師就會來點燃燈,這是他的工作,讓每盞燈都放射出神性的光芒。

不應擔憂誰來引導我們,重要的問題是:我準備好了沒有?耶穌有十二門徒,他幫助許多人,但是他只告訴少數幾個人智慧的奧秘;只有少數人了解登山寶訓,多數人不知道,沒有行走在靈修道上的人不會了解,比方說:「一個人為什麼要謙恭且貧窮」?

上師教導的方法很多,有時候充滿神秘,他經由語言和行動教導,但是有時候不借用任何口語的交流,我常常覺得超越言語,在直覺的源頭的教誨是最重要的。

應以「愛」做你的世間事,「愛」在靈修的道路上能幫助你進步,你的確需要一位上師引領你,幫助你;你需要一個上師作為工具,去探得心中的上師,有時候你會很自信,並且決定:「我不需要一位上師」,這是我慢的言辭,你要消除這驕傲。

如果你是好的學生就不會碰到壞的上師;反過來說亦真,你是壞的學生就不會碰到好的上師,為什麼一個好的上師要對壞的學生負責?沒有人要收破爛的,你要找上 師,先往內在去找,成為一個瑜珈行者當知道自己的狀況;自己努力,不要藉口說我沒有一個老師,問問自己夠資格否?有這種吸引力嗎?

有一次我跟上師抱怨,說他不教我,他就說:「來,來,暫時我做你的學生,你做老師;以前我怎麼做現在你照著怎麼做」。

我跟他說:「上師,我不知道怎麼做」。

他說:「不要怕,你會知道的。」然後他閉起眼睛來到我面前,手上拿了一個碗,碗內有一個洞,說:「上師,給我一些東西」。

我問:「我怎麼給你東西?你的碗裡有一個洞」他張開眼睛說:「你的頭也有一個洞在,你卻想要跟我要東西」增強你的能力,淨化你自己,求得內在的力量,神就會來跟你說:「我要進入這間活的殿堂」準備自己這種情況,移走不淨,你會發現真理就在你的中心。

我認識的許多出家人和老師中,只有少數幾個人悟道了,有一次我提出問題說:「上師,為什麼許多被稱為高僧或聖人的人,根本沒資格當老師,卻自居或被奉為老師?他們應該去當學生的,世人都受騙了」。

他笑笑說:「你知道園中的花朵都有籬保護,這些人可算是上帝差遣來保護我們的,讓他們佯裝吧!有一天他們也會完全了悟的,現在他們只是在欺騙自己」。

要想遇到一位完全證悟的上師,首先必須準備自己,屆時你就能夠攀過這些籬笆。

沒有世俗職責的出家人,仍然帶著宿世所種下來的壓力,根深蒂固的壓力。想要消除壓力,得到自在,也要費很長時間,方法是要不斷的攝取創造性的意念及靈性的 種子。若人是走在自我修持的路上,那麼洗滌心靈,改變心態是大有可能的事。


現代有許多老師公開和表示他所傳授的是不需戒律的靜坐,他們可能會介紹確實的技 巧;但卻不去訓練學生怎樣遵守戒律,這正好像在土裡播下種子卻不再耕耘,遵守戒律在靈性道上極為重要,在家、出家並非關鍵,重點在於生活中要有戒律,內在 的生命與外在的生活要有橋樑溝通,戒律就是這座橋樑的基礎,人不應受到靜坐技巧的誘惑,該注意培養是心中的戒律。

Read more...

2007年10月11日

瑜伽練習盲點

每個人除了自己熟悉的領域外,都會有很多盲點,去年我代刁一節課,聽會員說到一個老師的課上不了,一節課三四個動作,做兩遍,大家都做不了。年後跟陳聚,閒聊到此事,她在那代課,所以告訴我上的是陰瑜伽。那時我就開始警覺會員對於表達的瑜伽種種,提醒自己不輕易下判斷,且要聽後多查再下定義。其實大家都是受限的表達著,其中很多真實就是這樣被掩蓋被誤解著。
  
瑜伽的提升,一定是很多老師連接在一起給予的積累。就像一個動作的完成提升,在你教的時候做起來了,但更多的是長久的積累,無論是瑜伽的理解與體式的完成都是。存在有更優秀的老師引導的快速領悟了某些東西,但要走的更遠,絕對是會員通過不同老師的所長來做聯接,才能走的更遠。說題外話了,先把能想的瑜伽盲目認識羅列一下。
  
瑜伽不是身體柔韌,延伸成心的柔合慈悲是對的。不是身體軟才能練,身體僵硬或不好更應該練習,我們為的是身體一點點改善的更好。

瑜伽之靜不是靜寂無念。是一種充滿生機的寧靜,就像大自然,寧靜中生生不息,不是思維停滯,是思維清晰活躍,就像河水因流動而清淨,有淨才有靜,不是死水潭,更不是大腦什麼都沒有,只是清而有辨,不受困于喜樂與結果罷了。做完拉皮或是雙眼皮手術后的疼痛可以靠練習瑜伽來緩解。

瑜伽老師不是什麼聲音溫柔。瑜伽追求自然,自然才放鬆,聲音是天生的,捏著嗓子拿腔作調的行頭只能讓人怪異,再說末必聲音溫柔就心地柔和,就像良言末必甘甜一樣。自然的基礎上就美,就好。
  


瑜伽老師課堂上動作大家做不了才是高級老師。老師的任務是教導大家練習,不是獨自表演,一個有經驗的老師,是能快速的針對會員的體質,把已排好的課程內容做調整的,讓大家最大限度的得到充分的練習,這才是認識老師高水準的地方。

瑜伽靈性或修行不僅僅是所謂的禁欲吃素。這條個人觀點強了,但也是我傳導的理念,暫做分享。在我而言,無論什麼,它無非服務我們生活的更加美好。個人美好不同,也無非是能有力量去追求自己嚮往的,能有力量堅持自己嚮往的所要承受的苦與樂,把它稱為生命能量也好,稱為智慧也罷,總之如果沒有給予我們這種力量,或減損了我們這種力量,那都是不好的。禁欲及素食,不要人家一提就覺得是修行人或大師,以此來認為,這是近愚的判斷了。

  


  

Read more...

身心煥然的戶外瑜伽

冥想是瑜伽練習中重要的一環。放鬆冥想時,常需要想像自己正身處大自然中。當春天的暖陽重新讓身體柔軟起來,作為瑜伽練習者,盡可以帶上瑜伽墊到戶外。真正融入大自然的環境中,練習瑜伽時所感受的境界自然完全不同。

瑜伽練習者一般都是在健身房跟教練學,或者在家中自我練習。據說在瑜伽的老家印度,瑜伽無處不在,練習者無論什麼時候想練,都可以席地而坐。於是,這個春天,瑜伽練習者們也紛紛奔向草地,練起戶外瑜伽。

也有不少瑜伽愛好者更喜歡這種天人合一的瑜伽練習方式。在一些瑜伽愛好者的論壇上,可以找到不少自發的戶外瑜伽活動的召集帖,活動的場所通常都在市內的公園,或者某個空氣清新、景色宜人之處。享受瑜伽給心靈和身體帶來平靜的同時,也結識了新朋友,算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戶外瑜伽印象篇 喜歡那種親近自然的感覺
    
很喜歡那種親近自然的感覺,特別是當我仰頭望著藍天白雲的時候,心裏是那麼純淨開闊;呼吸著樹林裏清新的空氣,一眼的青蔥繁茂,感覺自己就像大自然裏一個蓬蓬勃勃生長的生命汲取著它的養分、它的靈氣!

早春的草地裏草剛剛變成嫩綠,陽光透過樹枝,很溫柔閒散地灑下來,有陣陣微風,恰是那吹面不寒楊柳風,吹得人舒心愜意。冥想的時候,音樂清晰地在樹林飄蕩,閉上眼,有一種說不出的鮮活和嫺靜感。看著大家做,也是一種享受。我喜歡稍稍埋頭,透過地上一簇簇小花放眼望去,仿佛看到夥伴們在花叢中跳一曲春之舞蹈。不知道大家的心是否融入。如果想像自己也是自然的一分子,或者說正是在享受自然賦予的靈氣與力量,那麼,戶外瑜伽最美妙的感覺你就體悟到了。下次有機會我想自己做,獨自享受與自然交流的快樂,那將又是一次新的感受!

Read more...

2007年10月8日

瑜珈經

這份瑜珈經譯文是香港的釆菊譯的。
來自明師出版社網頁:http://mingsbooks.com/

譯者按:瑜伽經大約成書為西元三百年,而各項歷史文物的出土表明瑜伽在西元前3000年的印度就有相關的修煉了。帕坦伽利的偉大在於他不加偏見地整理了當時 流行的各種宗派,又結合古典數論的哲學體系,從而使瑜伽為印度正派哲學所承認,瑜伽也因此影響了印度的各種哲學而取得了印度文明的核心地位。

瑜伽經由梵文寫成,在翻譯上非常困難。現存的英譯本有數十種之多,但譯法各有不同,有時分句也不一樣。這篇譯文只是根據手頭上有的四個英譯本互相參照譯成,只宜作粗略的參考,不能算作確定的版本。


第一章: 靜坐冥想
現在,我們要解釋甚麼是瑜伽。瑜伽是學會控制意識的轉變。這樣,知覺者便能還其本來面目。否則,我們便會認同於那些轉變。
那些轉變有五種,痛苦的與不痛苦的:知識、謬誤、幻想、睡眠和記憶。知覺、推論與親證都是知識。錯誤的知識是謬誤,不由實相而來。字面的知識但沒有對象便是幻想。失去覺醒便產生睡眠。那些還殘存的經驗過的事物便是記憶。
通過鍛鍊和不執著於物,便能控制以上種種。堅持不懈便是鍛鍊。經過一段長時間,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礎。不執著便是對所見所聽之物毫無欲望。由於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對世上種種都無欲無求,這便是最高的。
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與宇宙聯合而產生真理、明辨、喜樂的知覺。另一種冥想是由捨棄世俗和持久的鍛鍊達成,可以消解那些舊的習性。那些無分別的存有,沒有了身體,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其他人則要經過信心、發奮、記憶、靜慮、智慧等階段。
有些人意願很強,很快便可進入冥想。由溫和到強烈的鍛鍊,效果最好。此亦可由對神的順服達到。神靈不受任何性質或行動所影響。祂是所有知識的來源。祂是古人,以至於今人的導師。祂的象徵便是那神聖的聲音(AUM)。此聲應常念誦,便可達到成功。由它可達至宇宙的意識,並使一切毫無障礙。
疾病、怠惰、猶豫、疲弱、物欲、謬見、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穩定,這些都是令意識分散的障礙。此外還有憂慮、緊張、呼吸不勻等。練習瑜伽可克服這一切。
心境的平靜來自友誼、仁愛、喜樂和平等心。要平等對待快樂的與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便能使意識純潔。控制呼吸也能克服這一切。
精微的知覺產生最高的意識轉變,使心靈平靜。這是由於那超越的、內在的光。亦由於意識控制了欲望。亦由於對夢境和睡眠的知識。亦由於靜坐冥想的鍛鍊。那聯合由小至原子大至無限都能主宰。
真正的知見是知覺者、知覺的能力與被知覺者三者完全通透。知覺者能像通過無疵的寶石那樣來直觀對象。
真確的知識是能直觀對象。同時思維有所轉化,淨化了記憶,使對象能在無思維的狀態下呈現。精微的對象在無分別的情況下呈現。
以上的叫有種子的冥想。但如果達到無分別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現。智慧便與真理合一。此與言辭的推理截然不同。這種由靜坐冥想而生的狀態會超越以前的思想習性。這種控制一旦達成,便達到無種子的冥想。



第二章: 實踐鍛鍊
瑜伽是對身體加以自律,學習經典,和對神的順服。目的是促進冥想,除去障礙的根源。
無知、我執、迷戀、厭棄、貪求,是生命的五種障礙。
無知是其餘幾項的溫床,無論是沉睡的、輕微的、可構成障礙的還是激烈的。無知將那些不是永恆的、不純潔的、痛苦的、不屬真我的,認同為永恆的、純潔的、愉快的、屬於真我的。
我執是知覺者將自己認同於知覺的能力。
迷戀是對欲望的追逐。
厭棄是住在痛苦之中。
貪求在那些有學識的人之中仍然存在,是會自己助長的。
這些障礙還在精微階段時,可以做相反的事情來消除。如果成形以後,可以靜坐冥想來消除。
那些障礙由過去的業行而來,在可見及不可見的界域發生作用。一旦生根,便影響生命的狀況、生命的長短和種種經驗。由於行善與行惡的不同,分別產生樂果與苦果。對於有智慧的人來說,甚麼都是苦的。因為一切都在改變,事物變成它們相反的狀態。還未來到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痛苦的因由是知覺者認同於被知覺者。
此世界有各樣事物和知覺,是要讓我們解脫於這個宇宙。
自然有四種特性: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別的、無分別的。知覺者只是知覺本身,雖然純潔,還是通過思維來看事物,而自我使他認同於這個思維。這種知見的性質是為了知覺者的好處。雖然對覺醒的人來說,這些都會毀去,但對其他人來說,仍然存在。
知覺者與被知覺者遇合,便產生這個世界。無明是它的原因。如果沒有無明,沒有知覺者與被知覺者遇合,知覺者便得到自由。消滅無明有賴不斷的明辨。
智慧有七個階段,隨著知識增長,一個接著一個展現。通過瑜伽的鍛鍊,那些雜染便會被知識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慧。持戒、精進、調身、調息、攝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非暴力、不說謊、不偷盜、不縱欲、不貪圖。無論何時、何地、在甚麼情況,屬於甚麼階級,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內外潔淨、滿足、對身體及感官的控制,學習經典、對神順服,都是精進。如果有反對瑜伽的思想,要用相反的去對抗。
毀滅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無論是自己去做,去引生,或去認同。如果由貪婪、怒氣、迷惑成為動機,無論是溫和、中度還是猛烈,都會帶來無窮的苦難和無明,因此要發展出相反的。只要確定非暴力,敵意便會消除。
不說謊,便能得享工作的果報。不偷盜,便能得享財富。不縱欲,便能得享靈性上的強健。不貪圖,便能得到生命的知識。
潔淨為身體帶來保護,不會因與他人接觸而被感染。精神上的潔淨,產生覺醒和對感官的控制。滿足產生最大的快樂。
身體以及感官的完美,因持戒而消滅那些不潔而來。由不斷的學習達至與上天合一。
三摩地是由注意力與神合一而產生。姿勢必須穩固舒適。控制不安,對無限作冥想,便能做到。這樣,便不會受二元性騷擾。
掌握了姿勢以後,便要控制呼吸。控制吸氣和呼氣便是調息。在外、在內,以至於靜止不動,都因應時間、地點和數目而調節,呼吸又細又長。第四樣是呼吸既不在外,也不在內。
於是對光之遮蔽便除去。這樣精神便適合作冥想。如果精神脫離了知覺,而知覺亦不與感官混合起來,注意力便與自己合一。於是達至對感官的最高控制。



第三章: 禪定力量
凝神是將意識放在一物之上。入定是周流不斷的知覺。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對象存在,對自身的知覺消失。此三者形成靜坐冥想。
由掌握靜坐冥想,便得到智慧的光。這種掌握是通過不同的階段。
此三者比以前討論的更為內在。但就算是此三者也是外在於無種子的境界。那種控制的狀態是心靈聯繫上控制的活動,使那些習性消減下來。這流通因不斷練習而穩定下來 。
當心靈放在一物之上,對其他的興趣便減退,便能達到入定。在此境界,過去和將起的心象成為一樣。由此感官上的變化,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質各方面。事物的性質是過去、現在、將來三個原理。進化是由這三個原理不斷的轉化造成。對這三種轉化作冥想,便可得到過去和未來的知識。
平凡字句與意義的知識是混亂的。通過靜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聲音的知識。對過去的習性作冥想,便能得知過去生命的知識。對他人的身體作冥想,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不是知道思想的內容,而是它的內在狀態。對身體的形狀作冥想,對形相的知覺便被阻閉,對眼睛的顯現便被分離,那個瑜伽士的身體便不被看見。
行為的後果有快有慢,從內在的控制得知死亡的時間。
對不同的氣力,例如大象的氣力作冥想,便產生大象的氣力。對內在的光作冥想,便得到精微幽隱和遠處的知識。對太陽作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識。對月亮作冥想,便得到星球的知識。對星空作冥想,便得到星空運動的知識。對臍輪作冥想,便得到身體運作的知識。對喉嚨作冥想,便能中止飢渴。對胸膛中的管道作冥想,便能使身體穩定。對頭上的光作冥想,便能擁有超覺的視力。
由於直覺的力量,產生所有知識。對心臟作冥想,便能得到有關意識的知識。
喜樂是從靈魂與智慧的無分別而來。通過對真我的冥想,便會得到真我的知識。由此便達到超覺的聽力、視力、味覺和嗅覺。
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礙。
當知道了注意力受束縛的原因,瑜伽士的意識可以進入另一個人的身體之中。控制了這個靈力,瑜伽士便能在水上行走,不受荊棘的傷害。他能克服死亡。
通過對生命能量的控制,身體發出光明。對乙太及聽覺作冥想,便能聽見上天的聲音。對乙太及身體的關係作冥想,瑜伽士的身體便能變得很輕,能夠在空中飛行。對心靈作冥想,便能離開身體,那時無明便會去除。對物質的精微和物理形狀、狀態及功能等作冥想,便能控制物質。由此可使身體變得極小、極大,以及不可被損。這個身體變得美麗、有力及強壯。
通過對器官生命力和它們性質和功能的冥想,便能控制這些感官。這樣身體便能像思想般飛快移動,控制超覺的感官,控制自然的元素。
通過對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間關係的冥想,便能做到無所不能,無所不知。以無欲無求來毀滅束縛的種子,便能免除一切束縛,達到自在。
瑜伽士不要因這些靈力而驕傲起來,因為這樣便會使他產生障礙及下墮。對時間的運動,之前及之後作冥想,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識。這種冥想可以分辨兩樣極相似的事情,就算它們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樣。那直覺的知識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質。當真我變得與生命能量同樣純潔,便達到完美與自在。



第四章: 解脫自在
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過藥物而獲得、通過念誦咒文,以及通過靜坐冥想而獲得。
生命由低級到高級轉化,是由於自然的創造力。行為無論好壞都不直接引起蛻變,只是除去對自然力的障礙,就好像農夫在田裡除去石頭,才能犁溝灌溉一樣。
意識可由真我的力量產生。那個原初的意識,仍控制著那些被創造的意識。只有那些達到三摩地的意識才能免於欲望,成為最高的。
瑜伽士的行為,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但對其他人來說是以下三者:黑的、白的和二者之混合。由此三者,表現出與之相應的果報。即使有時間、空間、物種的阻隔,由於記憶和習性,那些果報都能持續。對喜樂的追求是永恆的,而欲望和習性則沒有開始。它是由因、果、支持與對象造成,沒有這些,它便不存在。過去與將來,各依它們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它們或潛藏,或顯明,各按其特性。
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為這是整體的進化。對象相同,但如果意識不一樣,看出來便不一樣。
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決於是否能被心靈認知。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決於心靈被調整至的狀態。意識的調整永為知覺者所知,因永恆的靈是不變的。
那些心靈不能照亮自己,因為他們是作為對象而被認知。知覺者與對象不能同時被知覺。意識由另一意識所知,便造成無窮後退,引致思想上的混亂。當心靈變成更高形式的靈體,便能知覺更高的意識。
在一切知覺中,知覺均被被知覺者著色。心靈受欲望調節,是為了最高者工作,這是因為它的混合性質。對於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覺者來說,他們的真我與思維分離。得到分辨的意識,便能達到自由。
有些時候思維從過去的習慣而來。上文說過,去除這些習性便是去除障礙。那些達到完全的分辨,完全捨棄了各種欲望的狀態,叫做三摩地。到此所有痛苦消除,能排除各種因果的障礙,獲得自在。知識免除所有遮蔽,變成無限,感官的作用也變得很小。完成了它們的目標,三態之進化便停止。不斷進化的到了最後,成為一種明顯的轉化。當三態完成了它們的目的,便達到自在的境界,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識。這便是絕對的自由。

Read more...

2007年10月6日

不要只把體位法做好

從報張看到一個瑜珈老師送醫院的消息,原因是頸椎椎間盤破裂,講這個是要提醒各位,連專業的都很難避免出問題,大家練體位法更要小心才對。

若要問?要如何避免傷害?全身上下加上各種體位法,這問題恐怕三天三夜也說不完,若以為要摸清楚這點,我看也是有困難,其他更重要的課題很多, 哪裡能把時間都拿來講這個?並不是說避免傷害這話題不夠重要,而是這問題可以以幾個觀念簡單的回答,不必每個動作都把細節都講清楚,如果能抓到我這篇所講 的要領,將來就可能是妳跟別人講細節了。

如何是簡單的回答呢?請看以下:

1.不要只想把動作做好:
幾乎每個人練瑜珈都想把動作做好,但這往往是傷害的來源。上述的瑜珈老師一定動作做的很好,所以她才會受傷。為何這麼說?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日受傷並不是今日練的不對,很可能是不知累積了幾年幾月的問題在今日爆發的,如果要追究為何?那恐怕打破頭也很難找出真正原因。最主要還是這個想把動作做好的心態引起的,時常看到學員做動作時好像咬牙切齒一樣,脹紅了臉拼命想把動作做好,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那麼認真,但遇到一些自己不拿手的體位法時,每個人總是難免想奮力一試,卻不知道這奮力一試就有可能是未來不知何時傷害爆發的起因。


我們的身體是有其邏輯可循的,但是我們的心沒有。今日你覺得如此可以承受,不代表明日你的可以承受跟今日相同,如果每次練習你都想認真把動作做好,妳就是走在鋼索上,妳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平常心。少了平常心,身體就不夠放鬆,今日的鍛鍊有可能就變成明日的細微傷害,細微傷害累積下來便有可能成為嚴重傷害。所以練瑜珈不是像明星上台表演一樣,要全力演出求取喝采,練瑜珈是每天或者定期的日常鍛鍊,要跟吃飯睡覺一樣保持平常心才對,不需要每次都想把動作做好。

2.唯一不變的就是隨時在變:
人體在放鬆無動作時,它照樣受地心引力(身體重量)影響而有作用,運動時,我們是反地心引力作用操作身體,每一個動作都牽一髮而動全身,一個部位活動就同時不知多少部位一起活動,有些地方要用力、有些地方會被擠壓。練瑜珈是所有運動中最積極反抗地心引力的,同時也是動最多部位的,所以當然更容易出問題。如果遇到做不來的動作,或者是想認真把它練好的動作,妳就是在對身體某些部位施加其受不了的壓力,這就是鍛鍊,鍛鍊就是花時間刺激身體讓身體逐漸強壯。但俗話說聖人傳功夫不傳火候,輕重拿捏誰也講不清楚,有時候妳很難知道身體哪個地方受不了,或者那些地方是不是真的受不了,因為很多部位一起用力一起分攤,當下會把壓力分散。然而身體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可能今天精神飽滿、明天消沈,或者相反。如果今天妳在練時心裡想著:上次我可以這樣沒問題,有可能妳今天就會出問題,如果是這樣受傷的,妳可能想半天也不知道為什麼?因為過去你可能次次都做成功,今日卻一試試出問題來。


身體隨時在變化,有千百種理由讓身體往好的方向變,同樣也有千百種理由讓身體往壞的方向變,養生知道就是在瞭解這些,但沒人可以完全瞭解這些理由,也不必要完全瞭解,妳只要認清這"隨時在變"的事實,每次練時不要以為妳會沒問題的,而是應當每次練都好像是第一次練習一樣,小心翼翼的操作身體,動作不要求快, 慢吞吞的才好。

3.不要腦袋放空不思考的練:
有些人很迷戀腦袋放空的感覺,甚至一心一意找尋能讓她腦袋放空的好老師,認為這就是靈修最高境界。我最怕的腦袋放空不是煩惱情緒的放空,而是不用腦袋思考的那種放空。這兩種其實不好釐清,我私下認為追求前者的人通常也很容易得到後者,如果妳在練瑜珈時腦袋放空不思考,只想跟著老師做動作,那實在很危險, 我要勸妳少練為妙了,不然何時要出事不知道。


練瑜珈時腦袋不可能放空的,有太多事情要思考。身體有什麼訊號?我這次跟上次有何不同?我這樣用力對不對?我要如何才能更放鬆?我是不是用我的習慣在練?還有沒有其他練法?我的腳在哪裡?手在哪裡?等等,問題太多想不完的,唯一不能想的就是答案,不可以自己輕易給自己答案,人性一大毛病便是有了答案就懶得思考了,然而隨時隨地都會有新發現、新答案的,保持思考就會進步,眼下的答案並不重要。

如果妳練瑜珈時有保持思考,妳的腦袋隨時在注意身體,妳的感官功能全開,那麼要受傷就不容易了,身體在練,腦袋也跟著靈光,這樣當然越練越好。每一次練習,有這麼多東西可以想,為何只想著要把體位法練好呢?妳越想練好,妳就越執著,假如有一天妳碰到有人糾正妳的練法,妳只會有兩種結果,一是萬分感謝這位貴人給妳啟發改變妳長久未發現的問題,二便是心中不服氣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假如妳練瑜珈不是只想著把體位法練好,而是想很多我提到或未提到的其他問題,那麼妳碰到別人指正時就不只有兩種結果了,妳還可以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所以下次練習時多想想別的吧,不要只想把體位法做好。

Read more...

2007年10月1日

鍛鍊體位法的順序

這兩年瑜珈盛行,很多人以為找到一個瑜珈教室跟著練就可以了,假如你也是這樣,有可能你練一陣子沒啥突破就意興闌珊,也有可能你練了很久,雖有成就感但身體卻累積了一堆傷害,體位法就那麼多,接下來該怎麼練?這篇文章就要來談談練體位法的順序,讓您可以安全又有成就感的持續練習。

練體位法第一步不是拉筋,而是增強體力與肌肉韌帶的強度。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剛開始上課時,時常滿身大汗,或者哈欠連連,這就是體力不足的現象。等到一陣子習慣之後,便不會再常常滿身大汗,但是還會時常渾身酸痛,這便是身體組織還不夠強壯的關係。在這個程度下,練習者不應該強求身體柔軟或者急著挑戰作不起來的體位法,應該等幾個月後身體夠強壯了,體力也增加了再說。這段時期要多久很難說,有的人年輕、身體有活力,一兩個月就適應了,有的人要等好幾個月。不過,就算你夠年輕又每週操三堂課以上,急著想跟上進度,這也是不適宜的,因為你雖然可以耐操了,渾身的力氣還是屬於拙力,就這樣去挑戰高難度的動作,就會讓身體受傷。所以要謹記,在這階段不要去在意你的動作做的好不好,也不要勉強去完成那個好像可以做到的動作,這個階段的重點就是加強體力與身體強度。等你覺得體力夠了,再進到下一階段的訓練。

練體位法的第二階段通常也是一般人最容易忽略的一段,就是練習放鬆。其實放鬆真的很難,有些瑜珈高手在練了幾年以後才體會到如何放鬆。放鬆不是大休息的放鬆而已,而是整堂課在進行中盡量的放鬆,要藉由放鬆把拙力釋放掉。初步的放鬆要在第一階段的大休息時去培養,如果你把攤屍式大休息真的當作休息,在那裡睡覺, 那就可惜了。真正大休息時應該是操完一堂課之後,感受全身組織從勞累與扭轉拉扯之後的自然放鬆,這時的放鬆是非放鬆不可,除非你不累。如果在第一階段把這放鬆好好體會,牢牢在心裡記住這感覺,到了第二階段你就可以慢慢摸索做動作時該如何放鬆身體了。

所以在第二階段練習中,當你撐在那裡維持動作時,因為你體力夠,所以稍微撐一下不會像初學時那麼痛苦,你就必須在這短暫時間裡學習放鬆身體,不是把動作放開,而是用最少的力氣維持最完美的姿勢,找出身體最僵硬用力的部位去放開它。這階段還要鍛鍊的是對自己身體的觀察力,因為妳要練習放鬆,所以妳要找出身體哪些部位不夠放鬆,這就是觀察力,可能初期妳只能找到幾個部位,不要停止搜尋, 慢慢你就可以同時觀察到愈來愈多的部位。等妳熟練這種練習,你就可以在身體裡找到很多僵硬不夠放鬆的部位,一個一個學習放鬆它。偶爾遇到練瑜珈多年的朋友,硬是勉強自己在一些體位法把身體韌帶拉到極致,雖然達成了目標,身體卻是僵硬緊繃的,時常練完後要去找按摩師按摩一番才會爽快,這就是沒找到放鬆的要領。

在這階段有一個挑戰,就是妳會逐漸覺得練完一堂課不僅不會累,好像沒練一樣,精神還飽滿的很。千萬不要因此覺得身體刺激不夠、鍛鍊不足而跑去上更多堂課。要有耐心一點,身體的變化不會在幾個星期裡完成,放鬆與專注的學習更不是三年兩年的事。在這階段,妳要定好目標方向,該做什麼,心裡要清楚,不要迷惑。

這個階段同時也是開始訓練呼吸控制的好時候,因為學習到如何放鬆身體,所以要利用呼吸控制將這種放鬆內化到身體內部,不需要急著把呼吸控制的目標訂得太高,只要能更幫助自己放鬆就好。等到妳有足夠的放鬆力量之後,妳會慢慢發現呼吸與心念的互動關係,還有如何運用呼吸幫助自己從疲勞或緊張中恢復,妳就可以進入第三階段了。

放鬆是一輩子的功夫,不過如果對放鬆有所體會,便可以進入第三階段的練習,那就是用力。這個時候才用力會不會覺得很奇怪?其實前面的練習也是在用力,不過與這個階段的用力相比之下有很大不同,這個階段的用力要聰明,先前相對的笨拙的用力會被稱 為拙力,中國武術喜歡用勁來形容這聰明的用力方式以作為區別。笨拙的用力會讓身體勞累酸痛,而且容易拉傷。對有些人的身體特性來說,拙力的使用會讓妳練完一堂課便飢腸轆轆想大吃一頓,沒多久便容易增長肌肉,這都是跟我們熟知的瑜珈印象有所不同的。

再進一步解釋什麼是拙力?當一般人運用肌肉伸縮關節時,並不是所有的肌肉纖維都被運用到,所以部分肌肉纖維便需要承擔大部分的負擔,再來有很多時候,力氣被浪費在一 些不需要的部位上,那些部位久而久之便會勞損,或者因此讓部分部位的肌肉組織特別發達,還有身體各部位是一個連續體,身體要進行再小的動作都需要許多地方一起運作一起發力,如果妳能控制運用的部位少,妳就必須花更多力氣完成該動作,也讓那些用到的部位增加負擔。以上這樣的力氣就叫做拙力。

那麼如何將拙力轉為真力?記得盡量避開方才提到的拙力,試著用更多部位的肌肉來完成體位法,因為妳的放鬆,更多肌肉纖維會被喚醒起來一同作業,而且妳會懂得控制不讓多餘的力氣出現,逐漸妳會發現身體像是一連串的齒輪與鏈條連貫,手與腳、左與右是通透的,不是各行其是。一開始很難,慢慢就會有心得了,尤其要在大休息時好好的記住那放鬆的感覺,然後在練習時把那感覺回想起來,你就會發現,當你成功喚起那記憶時,身體彷彿真的解放了幾分。

在拙力轉換過程中,身體可能會發生質變,身體的細胞組織會產生變化,新陳代謝也會更順暢。有的人可能產生排毒反應,有的人沒多大感覺,只是覺得精神好起來而 已,有的人變化會反應在心裡,例如個性變得比較沈穩寧靜等等。妳會發現一些以前做不來的體位法現在忽然可以做的起來了,平時的日子裡也懂得如何放鬆身體了,妳在這個時期要好好的修正自己身體的使用習慣,調整坐姿、站姿與生活作息,這個遠比增加練習次數來的重要。

經過數年的修煉之後,下一個階段會在不知不覺中展開,這時或許妳已經可以做許多高難度的體位法了,也或許妳才要開始挑戰它。不管如何,這個階段的重點不在於要怎麼練,而是要練到如何?也就是妳是否清楚自己修煉的目標,妳如果沒有特定目標,只要維持現有的練習不間斷,目前的功力已經足夠使妳享有健康快樂的餘生了。

您也可以去挑戰Ashtanga Yoga的級數設定,成為一位瑜珈體位法達人。或者您想加強靜坐冥想的練習,這時也會很得心應手。您還可以更進一步挑戰空達利尼(Kundalini)的覺醒。只要記住,你的目標決定你的練習內容,各種目標的達成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練習內容差異也很多,體位法是最基礎的練習,幫助你走到一個很好的起跑點,當妳看好目標之後就可以順利的跑下去,接下來的日子你會過得很充實又愉快。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個健康好用的身體支持,病奄奄的樣子想幹什麼都很難。只是很多人在得到健康的身體之後就樂的忘了再來要幹什麼?一心只想多做一些展示身體的行為,這很可惜。瑜珈的系統十分豐富,有慈悲的Karma Yoga,有信心十足的Bhakti Yoga,有充滿智慧的Jnana Yoga,還有綜合以上以獲得完美永恆的Raja Yoga等等。

這些要如何去進行?該怎麼做?有賴修煉者的信心與業力做引導,而從體位法得來的基礎能不能派上用場,就看您第一與第二階段的收穫了。

Read more...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