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瑜伽是超自然

讀到一位Anusara老師的blog寫道有關Optimal Blueprint的相關文章, 十分有趣!!


先來講講所謂的Optimal Blueprint 理想藍圖。 這是在John Friend在談身體順位所用的詞, 意思就是人體的原本的最佳設計, 在Anusara的Teacher Training Manual中說到:

"身體的結構和外部形態的形成取決於一張精細的能量藍圖。" "這裡想藍圖是為身體的潛能所設計的。 這種潛能可以嚷你的身體達到最佳順位和健康。 " "當身體外部和這張藍圖對齊時, 結締組織變得更強壯, 更有彈性。 體內能量的循環更加強, 能量流動就會更順暢。"

John Freind 比喻說理想藍圖就像是身體的天線一樣, 若是調整正確就可以聽到音樂, 若是調不對方向, 收到的就是雜音。


這樣的概念是很重要的, 這也是為什麼身心的順位是很重要的。 這裡提到幾個重點:

• 所有事物似乎都來自"空"。 根據Tantric philosophy, 神並沒有創造宇宙, 神"就是"宇宙。 而這一切都是來自"空"。

• 所以一切事物的產生都是依照某個規律。 可以稱做" invisible Matrix (無形方陣)", 在身體上就可稱為所謂的理想藍圖。

• 在體位法的練習中我們試著與理想藍圖對齊, 也和無形方陣順位, 當我們要學習解剖學時, 應該先有這樣的概念才不會迷失在實質的身體上。


另外, 老師還提到一個有趣的心得, 針對很多人腳會外轉的問題, 其實就是我們的骨盆的外旋肌群天生比內旋肌群強一點, 就像是John Friend在手冊中說過, 臀部肌肉總是強過大腿內側肌肉。 但是奇妙的是, 大腿內側的肌肉先啟動再加上內螺旋嶼外螺旋的平衡, 是最適合我們身體的構造的。 這說明著, 我們必須要"有意識的" 讓我們的身體進入正確的順位。 就像是一位老師說過的, "瑜伽不是自然, 瑜伽是超自然"。 若依著"自然"狀況, 外旋的力量總是強過內旋, 但是若是"超自然"是有意識的順著理想藍圖進入到最佳順位! 所以瑜伽真的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朝著更進步更高深的智慧前進!

Read more...

2010年9月28日

瑜伽與生活

關於瑜珈有很多解釋,身心靈合一,調身,調息,調心。

大部分人還是從瑜珈動作中進入瑜珈鍛鍊,關於"體位法",在瑜珈經裏的解釋這麼說:"體位法是一種穩定,舒適的姿勢",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有多少種姿勢,會讓我們覺得舒服與穩定呢?

什麼叫放鬆? 要如何用力? 什麼叫不費力的用力?

體位法有運動的效果,只要把各種運動項目前冠上"瑜珈"就會變成"xx瑜珈",然而當我們了解如何運動,再將運動家的精神放在體位法的練習上,就會發現瑜珈是無所不在。

摘錄"瑜珈體式與解剖"一書中與瑜珈有關的生理學原理給大家參考,助各位一臂之力:

個體差異原理: 由於每個人的身體和思想都是不同的,因此每個人對瑜珈體式練習的反應也不同。 練習時間的間隔長短取決於每一位習瑜珈者的環境---是不是初學者。大腦與身體聯繫的能力。疲勞程度。體內損傷與結痂組織的數量及年紀等等。 這些因素也是每個習瑜珈者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瑜類型所需要考量的。

超負荷原理: 根據原理,為了調整。改變並強壯身體,習瑜珈者需要給自己身體超常的壓力。可以延長體式定型的時間或增加體式練習的難度。 如果想將練習維持在現有水準,那就繼續保持現狀。

循序漸進原理: 每個人都有一個適合自己負荷程度。 休息和復原與增加體式練習時間或難度一樣重要。 如果習瑜珈者過快增加難度或時間,會更容易出現損傷且不容易進步。 不遵守循序漸進原理,就很容易出現過度練習。 如果感到疲勞或虛脫.會出現持續性肌肉疼痛.失眠或難以放鬆,這些都可能練習過度了。

適應原理: 身體會以高度特異的方式,來適應練習體式時時間延長或難度的增加。 身體在反覆的體式練習中逐漸適應,進而更加容易完成各種體式.帕塔比.喬伊絲說過:練習,再練習,一切都會達到.這個原則解釋了為什麼一些初學者剛開始練習時都會出現酸痛.但練習一段時間後,就感覺肌肉痠痛明顯減輕了。 當習瑜珈者對練習項目感到很輕鬆時,應該改變課程,並結合超負荷原理,增加力量.柔韌性,平衡性與穩定性。

用進癈退原理: 一旦停止體式練習,曾經獲得的力量。靈活。平衡。放鬆及優雅體態全都會慢慢消失。 聆聽並按照身體狀況,調整所需休息。

休息原理: 休息會使身體從"壓力反應"中解放出來,進入"放鬆反應"狀態。 簡言之,我們關閉了腎上線素的輸出。使身體回到正常的生理狀態。 當身體回到正常生理狀態時,消化系統可以有更好的消化。吸收並排泄;免疫系統可以好好的處理異物及病原體;肌肉系統可以放鬆並更新;筋膜系統可以釋放並鬆弛。 以上只是休息時部分生理變化的例子--那就像從加油站加滿油一樣。

以上原理我們在課堂上都做過分享與討論,練習瑜珈千萬別只是當個消費者,與老師同學交流是讓自己更精進的動力唷!
瑜珈讓我們面對自己,接受現有的能耐,做到當下可以完成的動作,別用腦袋挑戰身體,太鬆或太緊,不執著的練習,再練習,一切都可能達到。

祝福大家都有美好的瑜珈之旅

Read more...

2010年9月27日

關於淋巴

做瑜珈時,做雙手合掌上舉在頭頂合掌的基本動作時, 有提到這個動作可以按摩到腋下淋巴,延伸上背, 也把脊椎拉長,其實看似簡單,但是對於矯正駝背很有效,可以訓練到上背,連帶腹部也伸展開來。 本身有駝背的人會發現做這個動作其實沒這麼簡單, 因為耳朵的位置要剛好在肩膀的正上方, 雙手要貼在耳朵的兩旁,這樣整個腋下才可以拉開, 要能達180度,可以的話,手可以更往後舉,超過180度!

問題來了,淋巴是啥? 有啥功效??

淋巴系統是我們體內的清潔機器, 淋巴系統的排毒過程: 分散於全身的淋巴腺產生淋巴液,可以吸收死去的細胞, 多餘的體液及食物產生的毒素,將這些收集回淋巴結, 毒素從淋巴結被過濾出來,進入血液中,再經由皮膚, 肝,腎透過汗,排尿,排便排出體內。

所以淋巴排毒的運作不佳就容易導致代謝不良,容易疲勞,氣色不佳,過早衰老,易發胖,易水腫。

按摩及肌肉的收縮運動,可以擠壓淋巴管,加速淋巴的流動,有助於排毒,這也是為何坊間常推出"淋巴排毒" 的美容課程。身體的淋巴節有800多各淋巴結,介紹五的重要的淋巴結,也是重要的淋巴按摩區域:

**頸淋巴結:頸根部,從頸後凹處往下按摩,頸側往下按摩
**鎖骨淋巴結: 位於鎖骨,左側鎖骨是連接靜脈的地方, 最終所有淋巴匯集於此,隨靜脈排出
**腋下淋巴結:位於腋下
**腹股溝淋巴結: 位於鼠蹊部,下半部的重要淋巴結
**膝蓋後方淋巴結: 位於膝蓋後,通向腹股溝的淋巴會先通過這裏

按摩的手法可以是空掌輕拍,捏柔, 摩擦法,方向都是往心臟方向進行,記得千萬要輕柔!太心急用力都可能使淋巴發炎喔~~ 

其實瑜珈不管是在許多的體位法或是在收工的按摩拍打都是對淋巴最好的照顧。 像是上述的手上舉動作按摩到腋下淋巴,一些前彎的動作也可以刺激到腹部,鼠蹊淋巴, 扭轉的動作同時也按摩到頸部的淋巴,及腰間的淋巴

Read more...

2010年9月19日

陰性、陽性能量交會

不管是男人、女人,每個人都有陰性能量及陽性能量。同樣身為女性,每個人的陰Vs陽能量的比例都不同。再細分來說,我們的陰/陽能量時時刻刻都在變化,在自己面對心愛的人時,陰性能量較易流露出來,但面對主管或部屬時,陽性能量會自然的展現。


也就是說,我們沒有固定的陰陽能量的比例,端看自己的狀況。當然,過度陰柔固然不好,但太過陽剛也會讓人受不了。


就像太極的圖案,陰中帶陽,陽中帶陰,互有包容、互相融合,才是最佳狀態。


在瑜伽中,雖然沒有中國的太極和易經這麼強調陰陽調和的道理,但是,其重要性也是顯而易見的。倒底,在瑜伽世界裡,陰性能量和陽性能量是用什麼方式、存在於何處呢?


印度瑜伽士認為,陰性能量是位在海底輪(肛門與會陰之間),它能量的名字是Shakti。有時會叫Shakti power。所謂Kundalini(昆達里尼,或西藏人稱的「拙火」)能量就是Shakti能量。陽性能量位在頂輪,叫Shiva。


我們練習瑜伽,主要目的之一,是喚醒我們沈睡的Kundalini能量,讓它能透過中脈,穿過各個脈輪,達到頂輪,與陽性能量相會,在完成陰性能量與陽性能量交會後,不論在身體層面上和靈性層面上,都會有驚人的、突破性的發展。


可是,您或許會問,若是我的Kundalini能量一直蜷伏在下腹部,無法喚醒這個能量,是否代表我是屬於陰性能量過盛的人呢?或者,練習喚醒Kundalini能量,會不會讓我變得很 陰柔,男人不適合練習呢??


這個問題,有人向我的老師Sunder老師提問。我擷取老師的回答是:不要被陰性、陽性的字眼限制住了。會分陰、陽,就好像我們有左、右手,有上半身、下半身,是個簡單的二分法。打個比方說,Kundalini的能量就像南極,而頂輪/第三眼就像北極。


若是陰性的Kundalini能量穿過重重阻礙,往它的天命的方向(頂輪)流動,當有一天這兩股能量交會時,自然會產生合一的、不再分離的、完滿的能量。因此,練習啟動Kundalini能量,不用擔心會變得女性化,或是未使用到陽性能量。


用更白話的說法是:練習瑜伽Yoga的目的是Union,中文譯成連結、聯合,不但把自己的身心靈連結在一起,更希望能與宇宙心智連結,當然,也有把陰性、陽性能量交會一起的意思。這個「合一」的、「連結」的練習是我們的目標,在未達此目標前,我們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但不用擔心若是身心靈沒有連結會如何?陰陽未結合是否會失衡。


應該說,不論我們練習到什麼程度,至少,我們已經開步向前走,總比一直處於「未開發」的懵懂階段好吧??

Read more...

2010年9月16日

關於呼吸

很多人跟我說她自己呼吸不順、氣吸不進去胸腔。我想這個現象應該是有一些人的問題,所以就談一談呼吸的這個話題吧!


哈達瑜珈經上有許多呼吸法,記得當時考呼吸教師證照時,必須熟記15種呼吸法,馬上抽籤現場即時教學考試,我會的呼吸法多得算不清,但是如何解這個一般人的呼吸問題?我列出一些思考方向〈請自己思考判別,找出自己的問題點,這樣才具智慧〉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問題需要改善,呼吸在身體中是氣、是能量的流動,身上的每個細胞都需要含氧才會活化,呼吸提供細胞氧氣及能量,與食物提供身體營養同等重要。呼吸長、壽命就長、呼吸短淺、壽命就短。


1.增加胸腔的開展度:胸腔肋骨僵硬。
胸腔是呼吸很重要的部位,肋骨要能收縮開合呼吸量才會大。胸腔的開展度是四面八方,只做擴胸運動是不夠的,需要加上側伸展及背後肩胛的柔軟度。

2.呼吸管道阻塞:鼻塞、鼻過敏。
呼吸道塞住,氣息當然吸不進來。可以實行〝鼻腔清潔法〞〝頭顱清明呼吸法〞〈參閱塑身經絡瑜珈書〉

3.便秘問題:大腸與肺互為表理關係。
便秘的人也易鼻塞,〈肺與大腸互為表理〉所以要處理便秘的問題。可以做壓胃身印、強化腹部動作、多吃具纖維的蔬食、減低壓力。

4.壓力:身心無法放鬆。
壓力太大也會肌肉僵硬、呼吸短淺。

5.活動身體、增進循環:
呼吸是全身在呼吸,身體循環好,呼吸才會深長。例如用呼吸器的病人,氧氣再多也灌不進去。


※呼吸與瑜珈體位法的連結方式

1.從心呼吸:
馬上做一個實驗比較,1感覺呼吸從鼻子進出幾回,2感覺呼吸從心中間〈膻中穴,兩乳中間〉進出幾回。集中點在鼻子時,呼吸不容易深入,而且喉嚨、臉頰緊緊的;而集中點在膻中時,身體的氣能馬上通透充滿,體腔變大,身體內部藉著呼吸有膨脹α放鬆,開合感,身體內部都在呼吸。只有身體沒有呼吸,就如同一部很精密的機器卻沒插電。

2.穩定住核心肌群:
身體深層有一層筋膜,雖然呼吸時身體會膨脹、縮小,但是要一直覺得身體深層〈胸腔、腹腔、骨盆底〉有一股穩定的力量。這是結抗〈陰陽〉的原理,太過與不及都不對,中庸最好。

3.在瑜珈體位法中感受,動作+呼吸+意念:
瑜珈動作可以強化身體、解除深層僵硬緊繃糾結;配合呼吸可以將能量、養氣送入身體內部活化細胞;意念集中於伸展作用的部位,及整個身體各個部分內外的協調統合上。慢慢的會有集中禪定的感受,瑜珈就是一種動禪。

4.吸氣蓄勁、吐氣發勁:
就像打太極,在太極拳流動不停的動作中,吸氣續勁,吐氣定式發勁用力。瑜珈講求動作停留,在動作停留時感受呼吸能量的進出,在極輕微的身體深層有開合感。吸氣能量進來蓄勁,吐氣時體內空間變小,容易彎折扭身體,順勢發勁深入動作。

5.體位法的目的是將氣帶到身體深層,讓細胞含氧、身體機能活化:所以一定需要配合呼吸,不然氧氣送不到,身體反而缺氧。

6.其他:
以上這個呼吸方式是我目前認為最實用最好的方法,跟各位於珈同好分享,希望對您的瑜珈練習及教學有幫助。不同瑜珈派別有不同的呼吸方式,〈例如Ashtanga yoga用Ujjaii呼吸〉都是很好的呼吸功法,知識的學習要有智慧來運用,記得常懷著一顆開放的心、初學者的心來感受生活中周遭的一切事物,你就不會拒絕美好的恩典而和祂擦身而過。

Read more...

2010年9月11日

靜坐常見的困擾

好久沒和各位聊聊靜坐的話題了。


一直以來,我在很多練習靜坐的場合,看到不少人在靜坐中不但睡著了,而且還發出很大鼾聲,固然影響他人練習,但當事人事後通常非常無辜或懊惱,因為他們不是故意要在團體靜坐時發出聲響,影響他人的,因為他們也很想靜坐啊~~


這讓我想到,我在開始練習靜坐時,有很長一段時間,也是在和自己的瞌睡蟲抗爭。想要好好靜心,進入所「安靜而美好」的境地,可是,要不就是全身發癢,渾身不對勁,要不就是腦袋裡思緒太多太亂,根本靜不下來。但是,等到好像安靜一點時,卻發現自己是進入睡眠狀態,有時還睡得東倒西歪,每每被驚醒。


相信,很多人看到這段描述,會會心的一笑吧!是的,這是練習靜坐的必經過程。除非,您天生體質特殊,別有慧根,不然,正常的情形下,這些很糗的過程,是必然會經歷的。因此,若您嚐試練習靜坐時,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也不用太自責。


不過,若是您嚐試靜坐好一陣子,例如,半年來,您幾乎每天給自己20分鐘或者更多,可是若都一直停留在相同的情況,或許您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需要調整一下了。


尤其是,若您靜佳時一直或是十次有九次都是沒多久就陷入「昏迷」狀態的話,這代表二個意涵:第一,您真的平常都太累了,睡眠品質不好或太少;還有,您平時的運動量不夠。不論是前者或是後者的原因,Monica都會建議您,一週至少運動2~3次,每次要讓自己流汗,增加排毒、改善體內循環。這樣不但睡眠品質自然就會改善,在靜坐中昏睡的情況也會好很多。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平常運動量不夠的人,體內積存過多的毒素與雜質,這些成份都讓我們的身體沈重,平常我們在行走、開會、講電話….沒有特別的感覺,但只要一靜下來,這個沈重感就會抓住自己,把自己往夢鄉拉。


因為,我們的循環系統或交感、副交感系統的運作還不是那麼順暢時,通常我們身體靜下來時,大腦會誤判,以為這時是要準備進入睡眠,所以會「搭配演出」。這個情形不只發生在靜坐中,相信各位也有「看電視看到睡著」的狀況。兩者是很相近的:真的太累,或是大腦以為身體停下來就代表要準備睡覺了。


現代人有一個悲哀,就是想要「動」(運動、比賽、從事體力消耗的工作….)時,懶得動,或動不了。但要「靜」(靜坐、睡覺、全神專注….)時,也靜不了。古人講「身要常動、心要常靜」,在現代人中,幾乎是難如登天。我覺得動和靜之間要找到一個平衡點不容易,但是要如何「動如脫兔、靜如處子」更難。


動和靜之間,有間雞生蛋,蛋生雞的關係。是多動可改善靜心的品質?還是常保持安靜的心可讓自己更有活力??但我個人的經驗是:先從動開始,讓自己動起來,多運動,您會發現自己身體變好、心情開朗、更有行動力、更能保持心思在流動的狀態。


擔心動太多,會靜不下來嗎?其實不會的。我們的身體會有個機制,自動來平衡它。就像是平常不運動,突然和朋友去爬山,當晚一定非常好睡一樣。在我們維持「動」這個狀態後,身體反而會渴求停下來、靜下來,加上平時睡眠、飲食規律、正常,要進入靜心階段,事半功倍的。


做什麼運動呢?做瑜伽當然最好,太極、氣功、爬山、跑步、游泳….皆可。只要能讓自己保持每週至少2、3次,且能大量呼吸的運動,幫助排毒和代謝的都很好。


若是靜坐發現自己睡著了,怎麼辦?我建議各位,若是如此,就乾脆停止練習,安心的睡覺去吧~~雖然,這次的練習好像沒有什麼成效,但至少它平靜腦波,可有助於接下來的睡眠,未嚐不是件好事。因此,也不用因此而覺得不安或氣餒。

Read more...

2010年9月9日

臀部對身體有多重要

若不是上班族,也是屬於「坐坐族」。也就是,除了睡眠時間外,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坐著的。


坐久了會有什麼問題呢?首先,坐久了,我們常會變換姿勢到我們習慣的不良姿勢上,例如:駝背、上半身往左傾,或往右傾、或是很自然的翹腳….。這些姿勢只要固定久了,就會造成脊椎變形的壓力,實在不可不慎。


但是,我們可能沒注意,久坐除了易引起姿勢不良的後遺症之外,還有,會累積過多的壓力和緊張在我們的臀部和下腰,所以,坐坐族常腰酸背痛的原因,就是坐太久了。


我們通常會注意到要把背挺直、脊椎延展,以及身體不要傾側,可是很少會發現,自己累積了多少沈重的負擔在臀部上。事實上,因為臀部的肌群很多,它是身上最重要的區塊之一,要負責「承上啟下」,在上半身和下半身之間,扮演重要的「承軸」角色,是走路、跑步的動力來源,更要提供坐時的「氣囊」效果。


因此,可以想見,臀部對身體有多重要。可惜的是,很多人想到臀部,會首先想到它的外觀。而沒有想到,這個忍辱負重、從來沒有聲音、也很少出狀況的部位,長久以來,並沒有得到適當的注意。


如上所說,坐姿維持太久,會累積很多壓力和負擔在臀部上,造成肌肉緊張而不知,老實的臀部很少有異見,頂多是坐硬板凳久了,屁股痛而已。但實際上,若是臀部累積過大的壓力,首先遭殃的不是別處,就是它的鄰居:下背。這就像台南一直缺水,台南人就會動腦筋到附近的嘉義、高雄取水一般。


所以,有很大一部份下背不適,其實是臀部肌肉太緊張方緣故。要消除下背的壓力,好好的對待自己的臀部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如何保養臀部呢?很簡單,不要坐太久。最好可以每幾十鐘起身,走一走,全身動一動,保持筋骨的舒暢,臀肌的緊張可以適時得到抒解。當然,有空做一些瑜伽體位法,是非常有幫助的。


哪些動作對減緩臀部壓力最有幫助?以前彎類和扭轉類的動作,最能有效延展深層的臀肌,可釋放很深的緊張與壓力。當然,多做一些髖關節動作,像:快樂嬰兒式(Happy baby Pose)、鴿式….也都非常好。


在瑜伽體位法中,有一種類型的動作,英文叫Hips openers或Opening the Hips,直譯成中文,叫「打開臀部」頗為不雅,因此我們都不會直譯英文的說法。通常英文的Hips openers我們稱做髖關節動作。也就是說,做這些髖關節的動作,可以讓骨盆和臀部減壓,對經常下背痛的人,很有幫助。但是,可不要被字面的意思嚇到了,這系列的動作,不會因「打開」臀部,而讓屁股愈來愈大。相反的,因為臀肌得到適當的延展、減壓,臀部的線條只會愈來愈優,而不會愈來愈寬喔~~

Read more...

2010年9月1日

靜坐是有階段的

若是您曾試著練習靜坐,會發現靜坐比練習體位法難多了。而且,不論是老師帶領靜坐,或是自己練習,常有摸不著頭緒,不知如何開始,或是不知自己練習方向是否正確的苦惱。


是的,靜坐比動作練習難多了。也就是因為它不容易進入可是成長空間更大,才更需要我們投入時間和精神練習。


到底,靜坐有沒有途徑和法門呢?


當然有,不然東、西方千百年來不會有這麼多法門讓我們學習。


不過,不論您是用什麼鑰匙打開靜坐這扇大門,進入寶山後,最終的目的是一樣的,也就是到達最安靜、平靜、與宇宙能量連結的地步。


但在還沒有到達如此美好的境界前,是有幾個不同的階段,在黑暗中,有「座標」讓我們清楚自己的方向是否正確的。


在古老的「瑜伽經」中,把瑜伽的練習分為八個階段:持戒(Yama)、精進(Niyama)、體位法(Asana)、呼吸法(Pranayama)、收攝(Pratyara)、心意集中(Dharana)、禪定(Dhyana)、三摩地(Samadhi)。其中,最後四個名詞都是靜坐的不同次第。


但是,光看中文或是梵文,我們很難看懂其中意思的。Monica用白話文來解釋這四個不同的階段。


靜坐的第一個階段Pratyara指的是:我們把對外的感官,收攝回來自身之中,去感覺我們所有的感覺。在靜坐中所有的肉體上的:酸、麻、脹、癢、痛….。和心理上的不耐、不安、煩燥、覺得無聊、挫折、想逃開的念頭….。專注在感覺這些平常我們很少會注意到的小細節上,甚至可以稱它們是「小我的反應」、「內心喃喃自語」的狀態上。然後,想辦法安住在其中。這看來很簡單,其實,應該是初學者無法一窺堂奧的最大原因。


因為,我們不喜歡面對這些感覺,尤其絕大部份是不舒服的、讓人難耐的感覺。可是,如果能夠習慣這些肉體的、心理的感覺不斷浮現,進而學著不去應對它們,也就是說,不要應付這些感官的感受,讓這些感覺自來、自去的話,就是進到第二階段:Dharana,「心意集中」之中了。


心意集中,不是集中在這些不斷浮現的覺受上,您可以試著專注在一個點,例如:鼻尖、肚臍、呼吸或第三眼等向外或向內的點上,但保持對肉體、心理感受的覺知,保持放鬆的觀察但又同時集中心意,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打個比方:像是在練習體位法時,我們如何讓身體處在又放鬆但又能反地心引力做出我們要做的動作呢?這需要不斷的練習,才能拿捏得恰到好處。


到了這個階段後,我們漸漸地,要學著把這些覺知、感受都放掉。這就像:我們可以聽到屋外的車聲、遠處有人講電話的聲音,但是我們不會對這些雜音,有什麼反應。我們對興起的念頭會有覺知(因為我們沒有睡著或陷入昏沈中),但那些感受好像事不關己,引不起自己的興趣,所以也不會去反應它們了。


到了這個階段,已經能體會靜坐美好的果實了,因為此時,不論身體、心裡、腦波、心跳,都處在安靜的、和諧的、緩慢的國度中。呼吸,好像不存在了;身體,也好像消失了….。


可是,這還不是瑜伽靜坐的最高境界,因為上述的反應都還屬於個人的、小我的層面,到達「三摩地」時,可以深刻地與自己的大我、宇宙浩瀚無垠的空間與時間之中,也能體會什麼是愛、什麼是大愛、宇宙之愛。這也是書上提到狂喜、極樂的世界,非言語能形容,只能自己親身感受。


這四個階段是有次序性地,隨藉自己練習的經驗累積而推進。在與靜坐初期遇到的挑戰奮戰的同時,請各位不要覺得挫折或氣餒,可是,也不要被靜坐打敗了。有一個小小的捷徑是:保持身體的練習:按時練習體位法、呼吸法,同時又保持靜坐的習慣,您會發現,因為淨化身體(注意飲食、經常運動和練呼吸法),可以讓靜坐的進展較為順利。另方面,因為有靜坐的練習,可以讓自己在體位法、呼吸法的練習更有深度和廣度。


祝各位在練習和精進的同時,保持愉快、享受的心。

Read more...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