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0日

中國瑜伽的發展

瑜伽的中國起源,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傳入的。

瑜伽雖起源於印度,但其核心思想卻在有著同樣悠久文明

的中國,驚人的相似並在同一時期出現。如果拋開瑜伽來說冥想的話,我國的冥想在西元前5、6百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就有相關記載比如老子的“致虛極,守靜篤”,莊子的“心齋”等,都與冥想類似。而瑜伽強調的天人合一(YOGA相應)思想在我國的《黃帝內經》中早有說到,其思想形成於上古,而成書于周秦,與印度瑜伽“梵我一如”理論形成的《奧義書》時代大致同時。

瑜伽據說起源於西元前2500年甚至更早的古印度大陸。西元前1400年雅利安人入侵並統治印度大陸後建立的婆羅門教沿用了瑜伽的修持方法,同樣,印度的所有宗派,都以瑜伽作為修行的主要實踐法門之一,佛教也一樣。而且佛教對瑜伽理論的發展和完善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佛教傳入我國的具體時間是西元67年,西元64年東漢漢明帝夢見佛祖,後派人去西域取經迎法,回來已經是西元67年了。

瑜伽在佛教中屬於修持三學“戒、定、慧”中的“定”的範疇。“定”,就是“禪定”,也是“止觀”,就是瑜伽修持。所以,瑜伽傳入中國應該是隨著佛教的傳入而傳入的,而YOGA的漢語音譯“瑜伽”最早也是出現在漢譯佛教經典中。

瑜伽是古印度各宗派對自我調製以鍛煉身心的功夫的統稱,印度佛教亦稱禪定為瑜伽,修禪定者被稱做瑜伽行者、瑜伽師、瑜伽士(男性)、瑜伽尼(女性)。印度大乘佛教時期的中後期,出現瑜伽行派,而唐玄奘主要在這一時期入印求法,歸國後創建了唯識宗,其理論思想根基主要來源於印度瑜伽行派。玄奘大事的高徒窺基在《唯識記述》首次解釋“瑜伽,義為相應,有與境、行、理、果、所化機感相應五種義”。中唐以後,瑜伽一詞多見於佛教著論中,但稱禪定為瑜伽者仍不多見(密宗除外),宋元以後,瑜伽專用于稱密宗,密宗僧被稱為“瑜伽僧”由明太祖敕為定制。

古代瑜伽和現代瑜伽的區別

古時的瑜伽是修練靈魂的。是將”真正”的”我”由肉身的”我”中修練出來,去和永恆不變的”梵”結合為一。這樣,我可以脫離六道輪回,達到三摩地的法喜之中。現代的瑜伽是修練身體的,經過瑜伽體位法的練習和呼吸法及靜坐,將身體的肌肉、骨骼及內分泌系統調節到最健康的位置,可使人青春不老且身心愉快。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