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8日

瑜珈的八支

如何練習瑜珈呢?瑜珈經將瑜珈練習的方法系統化後,稱為『瑜珈八支』,也有翻譯為八部功法。

此派相信至上意識是全能全愛並善待人類。修行方式主要以教導靜坐及誦唸咒文來觀照自己的慾念,提升為無私的愛,善待所有人類,禁戒傷害別人,當修行者對至上意識發展出極度的虔誠與愛時,人將忘記個體存在而與永恆真理合一。

1.戒律/外在行為控制YAMA:不傷害、不欺騙、不偷竊、不放縱、不貪婪等,這些不僅是關於個人與他人或外在世界的態度,也適用於善待自己,其中不傷害是最基本與重要的態度。

2.精進/內在行為控制NIYAMA:純淨、知足、紀律、自習、奉獻等,對自精進我 的要求。

3.體位法ASANA:藉姿勢鍛鍊讓身體柔軟有力且更健康舒適,同時也能幫助淨化能量系統。

4.生命能擴展法PRANAYAMA:透過呼吸練習淨化神經及能量系統,進一步提升個人體內能量與宇宙能量融合。

5.感官知覺回收PRATYAHARA:感覺器官不發生作用,讓心智不對外在的事物有反應,注意力從外在的感官知覺轉移到心靈層面上,身心不受物質慾望及外在環境影響回歸平靜。這項練習並不是強迫性的抑制慾望或損壞器官,通常藉著專注練習自然可達到。

6.注意集中法DHARANA:將意識集中在呼吸、身體的某一部位、外在的物件〈燭光、宗教的表徵物、自然物等等〉或不斷誦唸梵唱等鍛鍊專注的能力。

7.靜坐或冥想DHYANA:心靈意識與專注的目標融合,不再有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的分別。

8.合一/ 三摩地SAMADHI:個體意識與宇宙至上意識融合。


以上第一支到第六支可經由規律與真誠的鍛鍊而逐步精進,第七「靜坐」與第八「合一」則是在前六支穩固練習後自然進入的境界。前兩支則是瑜珈練習的重要基礎,有人戲稱為”瑜珈的公民與道德”。

簡單地說,瑜珈不只是哲學理論,更有實踐的辦法,它也是一種生活的方式與態度,可幫助人活在當下並增加覺察與自醒的能力,如此可將注意力與能量由追求外在物質世界的物慾,轉向探索內在的心靈世界,進而認識”本我〈真我〉”,以擺脫過去的制約與錯誤的認知所造成的痛苦,永恆的喜悅自然來臨!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