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瑜伽術
「備急千金要方」,這是一本名書,由唐朝的孫思邈真人所寫,裡頭的內容包羅萬象,主要是針對身體健康而整理的一本奇書。從醫療方法、藥性、藥的作法乃至於自我鍛鍊甚至符咒等等,可以說包羅萬象,而裡頭竟也有來自印度的瑜伽術教授,想不到吧?讓我來為各位介紹。
翻開本書卷二十七的養性篇,瑜伽在哪裡呢?孫真人把它叫做「天竺按摩術」,稱其為「婆羅門法」。為何沒用”瑜伽”這個名詞?其實當時已有”瑜伽”這個詞。中國自東漢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在學術圈興起一股印度熱,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更是熱烈,不但許多學子菁英投入研究學習印度文化,從西域印度而來的傳教僧人更是無數,所以瑜伽這個名詞早就被中國熟悉了,但當時的瑜伽不是指身體的運動,而是來自印度的一門高深學問,是專門研究人類心性、探討世間一切事物實義的一門高深學問,後來被中國人稱為法相宗、唯識學,這學問的高深可以說只有最聰明的人才會去研究,可以比喻為現代的量子物理,在中國研究此學問最有名的就是玄奘法師與其弟子窺基法師。很可惜的這門學問在發源地印度於十世紀時因回教入侵以及印度教反撲而消失絕傳,幸好所有寶貴的智慧財產都被玄奘法師帶回中國了。而這身體鍛鍊的技術在當年的地位就只能被當作來自天竺(印度)的按摩術了。
古代的按摩術又叫導引術,跟現代的按摩不同,指的是能幫助復健的運動。來看一下孫真人的紀錄以及練法。
1.兩手相捉扭捩如洗手法。
(這個從字面看就能懂,可以按摩手部相關穴道刺激身體經絡與氣血循環)
2.兩手淺相叉翻覆向胸。
(這個也很好懂,兩手手指相叉不要合掌,掌心向外來回推伸就類似。可以運動手臂筋肉)
3.兩手相捉共按脛左右同。
(脛就是小腿,這個動作可以解釋為類似今日的風箱式,可以站著做也可以躺著做,把一隻腿抬起來兩手抱住小腿往肚子壓)
4.兩手相重按髀徐徐捩身左右同。
(這個可以解釋為兩手放同一邊一起按住大腿然後扭轉身體。現代有許多類似的體位法)
5.以手如挽五石力弓左右同。
(石是重量單位。有意思的是中國古代的健康操八段錦裡頭有類似練法,叫做”左右彎弓似射雕”,不知是否從這裡來的)
6.作拳向前築左右同。
(兩手握拳手臂伸直向前用力。以前我學的其中一套易筋經有此練法)
7.如拓石法左右同。
(這個要請歷史專家幫忙考據一下唐朝以前是如何拓石的)
8.作拳卻頓此是開胸左右同。
(兩手握拳手臂伸直向兩邊打開用力。以前我學的其中一套易筋經也有此練法)
9.大坐斜身偏倚如排山左右同。
(依字面看應是坐姿腳固定不動然後身體往兩側放鬆壓地,現代有幾個類似的體位法)
10.兩手抱頭宛轉髀上此是抽脇。
(有點像是左右轉身的仰臥起坐)
11.兩手據地縮身曲脊向上三舉。
(伏地挺身然後背脊向上拱起頂三下。也可以用貓式來做)
12.以手反捶背上左右同。
13.大坐伸兩腳即以一腳向前虛掣左右同。
(坐姿腳伸直輪流抬腿)
14.兩手拒地迴顧此是虎視法。
(貓式姿勢然後左右回頭)
15.立地反拗身三舉。
(就是輪式,身體向上推起三次)
16.兩手急相叉以腳踏手中左右同。
(站姿兩手相叉然後抬一腳踩在兩手掌把腿伸直,坐姿也可以練)
17.起立以腳前後虛踏左右同。
(站姿然後前後抬腿)
18.大坐伸兩腳用當相手勾所伸腳著膝中以手按之左右同。
(這個我猜是坐姿兩手掌放到膝蓋後面然後收縮用力,可以讓身體往腳壓下)
以上十八招大家一起練練看,簡單又有效。孫真人說:就算是老人,一天做三遍,一個月後可以百病消除,走路跟馬一樣快,長壽又能吃,身輕眼明,不容易疲勞喔!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