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24日

瑜伽與佛教

20世紀以來,瑜伽開始風行全球,成為人們所熟知的熱門健身減肥運動。隨便找個人問問,尤其是女性,幾乎沒有一個不曾聽過什麼是瑜伽。

近年來,瑜伽風更熾,名牌服飾a早些年便設計各類男女瑜伽服飾,現更推出多款瑜伽軟墊(Yoga Mat),外形美觀,標價亦相當可觀。另外,多家運動品牌也有專門設計的瑜伽軟墊。目前,連霸級市場也出售物美價廉的瑜伽軟墊,可見瑜伽旋風,經已普及民間,無所不在。

瑜伽以健身運動聞名於世,它原本的意義與功用漸漸被人忽略,而瑜伽跟佛教的關係更鮮為人知。瑜伽與佛教有什麼關係?這必須把瑜伽和瑜伽運動分開說明。

許多習禪者都練習瑜伽

以現代佛教的情況說,瑜伽運動流行於禪修者之間。我最初接觸瑜伽,也是因學習靜坐的關係。初學靜坐者常面對昏沉瞌睡、心念不能集中、乃至腿痛肩膀酸等問題。瑜伽運動正好可以輕易對治這些毛病,是以許多禪師都鼓勵學者在靜坐前先練習瑜伽。瑜伽運動不會練得大汗淋漓,也不像太極拳般強調“氣”的運作,會影響靜坐,它是在極緩慢的拉伸卷屈之間,一面促進血液的迴圈,一面收攝身心,所以一番運動過後,進入靜坐,效果特別好。由於瑜伽運動對禪修有顯著的效果,所以許多習禪者都練習瑜伽。在這方面,其實瑜伽運動只是被當作強身分體的伸展運動而已。

從佛教經典來說,瑜伽其實是一個重要的名詞。有許多印度大乘佛教的論典都以瑜伽命名,其中如《瑜伽師地論》、《分別瑜伽論》是中期大乘瑜伽行派的重要典籍。瑜伽行派以瑜伽為名,這個“瑜伽”當然不是指現代風行的瑜伽。瑜伽行派是4、5世紀間由無著和世親菩薩開創的大乘學派,“瑜伽”是指心與正理相應的修行,瑜伽師就是修禪(尤其指觀禪)者,也即一般所說的禪師。後期大乘秘密佛教更廣泛應用瑜伽一名,有許多以瑜伽為名的經典。在這裏瑜伽是指持誦密咒令身口意三密相應,以達到不可思議的成佛境界。

現代風行的瑜伽運動與佛教的瑜伽沒有直接的關係,但彼此有共同的源頭。瑜伽在印度早已存在,就像苦行一樣,是印度古老的傳統。瑜伽一詞最早見於《吠陀》和《奧義書》,是結合、合一的意思,指由調和呼吸開始,直至觀梵我一體,最終達致梵我合一。佛教採用了這種觀行法,但觀的內容不是梵,而是佛教的真理。

瑜伽源于古印度,佛教沿用了瑜伽的修習而改變了它觀的內容,而瑜伽運動則僅僅吸取了瑜伽的外修法——對身體的訓練而已。瑜伽運動和佛教彼此有共同的源頭,而現今瑜伽運動則往往被佛教習禪者當作習禪的輔助工具。
嚴格說來,古老的瑜伽變成現代的瑜伽運動,算是一種降格吧。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