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屬性食物
在瑜伽行者追求的身、心、靈上的自我了悟與服務眾生的修持過程中,健康的素食是重要的基本要求。除了前述的種種原因外,最主要是基於食物對心靈的影響(Food for thought)及不傷生的民胞物與的人道精神考慮。幾千年來, 瑜伽行者根據其在大自然中參禪習靜的親身體驗,早已明白會影響人的心靈意識,而將食物分為下列三種。
1.悅性食物: 對身體、心靈均有益
包括所有主要的五穀類,如米、小麥、大麥等;所有豆類(除了灰扁豆(Khesa'ri)及橘紅色的洋扁豆(masu'r));所有的水果及根莖類;各類蔬菜(除了紫色蘿蔔、白茄子、洋蔥,蒜及菇菌類);牛奶及奶製品;所有的綠色葉菜(除了紅落葵和芥菜)。
除了辛辣香料之外的各種香料以及甜點都是悅性食物。練習瑜伽體位法的人需要攝取悅性食物。對一時難以放棄變性及惰性食物的人,可在飯後吃一粒訶子(myrobalan)。吃悅性食物的人應避免食用多量的芥菜或其製品。食用變性食物的人應逐漸改食悅性食物,攝取惰性食物者應儘早放棄它們。阿南達瑪迦的阿闍黎應只吃悅性食物。
2.變性食物: 對心靈年益(使心靈動盪不安)
此類食物對身體有益,但對心靈無影響;或對心靈有益,但對身體無影響。凡不屬於悅性或惰性食物之類的,皆為變性食物。
3.惰性食物: 對身體、心靈均無益
至少對身體或心靈之一有害的食物稱為惰性食物。陳腐的食物,大型動物如牛及水牛的肉,以及各類麻醉品均屬於惰性食物。若不會因刺激而令人失去意識的食物如:少量的茶、可可及同性質的飲料,則為變性食物。剛生產過的母牛之牛奶,白茄子、灰扁豆、紅落葵或芥菜均屬於惰性食物。洋扁豆若隔餐即變為惰性食物。對於因需要或是具有強烈渴望而想吃肉的人,應只吃雄性或閹過的動物,而不應故意吃雌性動物的肉,即使雌性家禽的肉也不可吃。不要宰殺身長不及或僅及正常成魚四分之一的幼魚,也不要殺剛出生不久或懷孕的魚。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