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

要不要用護膝

有人問我「我的膝蓋不好,上課時可以用護膝嗎」?

很多事沒有事情有標準答案。這個問題就是其中之一。因為答案是「看情形」。看受傷的狀況或是復原的情況,甚至從事運動的內容為何來決定。

不管是護膝、護腕、護踝…這些產品的功能用意都一樣,都是保護我們的關節,讓我們在移動中時不要鬆脫、移位,造成更大的不適或是再度受傷。因此這些護具都具有保護、支撐、強化的目的。好讓關節不致在移動中造成問題。

但是,一件事通常有兩面。它為我們的身體提供保護和保障,但相對的,也有相對的約束和負擔。約束我們的關節的活動,讓活動度變小、變緊。而增加的保障就如同穿件緊身衣一樣,密不通風地紮在身上。

有需要再用

也因為知道使用這些護具的優、缺點,我們在使用它們時,就以自己的需求為考量。比如說,剛受傷一陣子時,這些護膝可以讓新傷不要再度受損,在心裡上或是實質上給予一度的安全感。

但若是老傷了,自己擔心不知是否會因運動中再度受傷,就要看情形而用。若曾有膝傷,要和朋友去打球或爬山,為防萬一,把這些護具帶上,是保護自己的做法。但是,若是還要整天都使用它,沒有這個必要。

因為在一般的走動中,我們固然會用到關節的力量,但是肌肉的訓練也是必要的。若養成習慣天天穿戴這些配備,不但在心理上產生倚整感,沒用它時就會覺得怪怪的,沒有安全感。而且長期一直讓關節束縛在護具內,關節附近的肌肉並未得到該有的伸展和鍛鍊,反而讓關節附近的血液循環變差,多用護具反而有弊無利。

該放手時要放手

以我的經驗來說,關節受傷後會很本能地少去使用它。剛開始時當然覺得少動會讓不適感減輕不少。可是久了就會發現這樣不行,因為關節會愈來愈僵硬、肌肉沒力不說,關節無法正常運動,讓對側的關節(左肩受傷的話,就是右肩;左膝的對側就是右膝)的負擔變重,更慘的狀況是對側關節也會被拖累受傷。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傷勢復原一陣子後,要加強對那個部位關節的復健工作。因此瑜伽的延展、停留的動作,一方面可以增強肌力訓練,還可改善肌肉的彈性,都是對關節的復健有幫助的。

不過,自己沒有專業或是沒有經驗的朋友,還是不要土法鍊鋼自己隨意亂動。可以找復健師或是有受過專業訓練的老師詢問,每天不同時刻地自己做簡單的復健動作,會比常常打上護具強上十倍、百倍。

不過,要有個心理準備是,曾受過傷的地方,再度受傷的機率會比較高,所以一方面復健外,還是得時時留意自己的一舉一動。儘量讓自己保持平衡、中庸之道,不要過度使用某些關節,同樣地,也不要過度忽略某些關節。畢竟,上帝造人時,每個關節、每寸肌肉都精心設計過,缺一不可的。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