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0日

練柔軟度更要練肌力

練柔軟度更要練肌力!在瑜伽體位法中,更常見很多人長期練習下來,筋骨非常鬆,一下子就能把腳舉到頭上,腳一開就是劈腿。讓我為他們捏一把冷汗。我經常舉例,我們這樣拉筋,把自己的筋拉鬆了,但也帶來其他問題。我們的筋膜就像是綁東西的橡皮筋,一再用力拉長後,會把橡皮筋拉鬆,它一旦鬆了就沒法固定東西。筋拉鬆了它如何能固定我們的關節呢?那關節不就鬆鬆的,行動時很容易造成關節移位的問題。

我有一位朋友因為練某一個姿勢,長期盤腿並用拉手在背後交叉,再互相扣住另一腳的大拇指。她在這個動作停留太多,造成她的腳踝非常鬆動,沒隔幾天在走路時,兩腳踝就雙雙扭傷,休養了一年多才好。

其他類似的故事不計其數,只是有的當事人不願意說罷了。

向內集中再向發擴展

我不認為Anusara派的教法是最好的教法,但我覺得這個派別把很多體位法中應注意事項都條列的歸類總結,讓人較清楚如何保護自己並達到更大的效益。

比如,Anusara就有一條「先向內再向外」的重點。這句話讓人一頭霧水。那是什麼向內?什麼向外呢?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先巷訓練我們的肌肉,再求伸展。我們先把能量向內集中,再把它擴展出去做延展的動作。因此同樣是拉筋的動作,我們不會只是拉筋,再拚延展再延展。

還是不懂?沒關係。我舉個例子。以大家最常做的前後劈腿來說,傳統我們都是拉長兩腿,讓肌肉與軟組織都放鬆、拉長後才做得好這個姿勢。但在Anusara中,我們要向把腿肌向內集中,完成相同的動作。為了確定自己的兩腿腿肌,尤其是後腿都保持在有力而不是鬆散的情況,我們最常做的是把後腿的腳尖踩在地,並讓腳跟向中心線集中。前腿的腳跟推出,確實讓前腿的腿後肌集中又拉長。當然,把前腿的髂關節往後推,讓後腿的髂骨同時往前,把骨盆擺正更是必須的。

這只是我們做劈腿的一些重點,真要說的仔細還有很多可說。但我相信訴諸文字,很多人更搞不清我在說什麼,這是為什麼我很少在電子報上面談論體位法的細節的原因。

您會以為肌肉向內集中就無法延展,會讓自己很緊張,無法真的放鬆自己嗎?不會的。不要被自己的慣性模式牽著走。相信我,肌肉可以同時做這兩件事。而這樣做可以確保我們的筋不會過度伸展,肌肉處於有力且能保護自己的狀態。

最後,以劈腿來筋來說,請不要來回彈壓自己的雙腳,企圖用這種方法讓自己的雙腿前後延展得更大。來回彈壓自己的關節與靭帶很容易造成傷害喔~請不要養成這個習慣。

我知道自己這樣的說法與台灣九成以上的教法都不同。但是請大家想想我這樣說有沒有道理呢?這也是我寫電子報的目的─讓大家去想:瑜伽真的是我現在學的這個樣子嗎?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