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4日

靜坐和冥想有何不同

目標相同
坊間談禪修、靜坐的書很多,教如何禪坐的單位也不少,相信有不少朋友已經去修習過了。不過,您會發覺,如何讓自己「靜」下來、「定」下來,各有各的說法,莫哀一是。

以英文來說,不論靜坐或是想,都是Meditation。但中文就有不同意義,也代表不同境界。基本上,靜坐與冥想的目標相同,都是透過練習,讓我們的身體與心靈都靜下來,達到什麼都不想,無我的狀態。到達那個狀態,可以說是「三摩地」,也就是瑜伽的最高境界,是心中水波不興,完全靜止的情況。

但是,這種無我的狀態非常難到達,除了不斷的練習之外,加上一些幫忙會好一點。靜坐(有人叫禪坐,它們兩者非常接近)和冥想就是幫助我們達到無我的最高境界的過程。不過,這兩者有過程上的差異。
靜坐,望文生義,就是坐在那邊儘量什麼都不想。冥想則相反,我們在冥想中是有主題的,思想儘量圍著它繞。

冥想想什麼?
您在靜坐與冥想之間,可以同時並行(早上練冥想,晚上練靜坐;或前一段是冥想,接下來是靜坐時間),也可先選擇每天練習冥想。

那麼,冥想想什呢?有幾個方向可想:想顏色、想畫面、想聲音…。這些在冥想中的主題,千萬不要和現實生活中有緊密的連結。請不想在冥想中想工作、家庭、子女、財務等您每天都在困擾的事。相反的,您要想的是可以讓自己集中去想且能放鬆,但又不會在過程中睡著的主題。

想顏色怎麼想呢?您可以以一週一個顏色來進行,若是能配合著脈輪的顏色來冥想更好。比如:海底輪的紅色、生殖輪的澄色、臍輪的黃色、心輪的綠色、喉輪的藍色、眉心輪的靛色或是頂輪的紫色(或白色)。在冥想中一方面想著顏色,可一方面觀想它相對應的位置。

或是您可以在心中想像一個美麗的風景,如藍天、碧海…,在把自己放在這個美景中,很舒服的冥想並觀察自己呼吸與身體的變化。或著您可借著先盯著一幅圖畫(有宗教信仰者可以看上師或宗教符號),在看得很專心後,慢慢的閉上雙眼,靜靜的觀想著之前的圖案。

有另一種可以幫助自己靜下來的方法,是用聲音。也可以用它來冥想。您可在心中默念OM。或是在吸氣時默念SO,吐氣默念HUM,就這樣SO~HUM~SO~HUM~在心中反復地念。

靜坐觀想何處?
至於靜坐時,放掉冥想所想的主題,要進入什的不想,會比冥想還難。隨時有雜念浮現是很正常的事,我們不能控制不起雜念,但可以做到的是不去「尋思」。也就是當雜念出現時,不要跟著它一直想下去,而是讓它輕輕的離開。就像我們仰望天空的白雲,它怎麼來,也怎麼走,在腦海中不留痕跡。

但是,單這樣還不容易做到,您可以試著把您的專注力放在身上的某個位置。可以是眉心,可以是前額,也可以是鼻尖,也有人放在肚臍。當您把意念放在那個位置時,就集中精神注意那個部位的變化,把其他感官的知覺與想法,逐漸降到最低。

要注意的是,靜坐與冥想時,是有意識,專注在您想的事物上或是觀想的部位上,不要讓自己坐著坐著跌入睡夢中,這樣不但失去堋坐或冥想的意義,坐睡浪費時間不如逕自休息去;時常在靜坐中睡去,還可能養成一練就睡的習慣。

靜不來,怎麼辦?
對於初學者來說,要開始靜坐或冥想會有一些障礙。其實,它一點也不難。就一般我們常遇到的狀況,做一些粗淺的解釋。坊間有很多相關靜坐的書,若有興趣,各位可以挑幾本您覺得可以的書來看。

Q:我都靜不來,怎麼辦?
剛開始不論練習靜坐或是冥想,一定沒有頭緒,心思雜亂。可是,只要您有耐心,每天固定撥時間,先從每天10分鐘開始,逐漸加長時間的練習,久了會靜坐出興趣和心得出來。

靜不下來的時候,您可以試著數息。在心裏默數吸氣與吐氣的時間。即使有任何雜念出來,也不要中斷數息。自然可以逐漸將心思集中在一個地方上,把雜念減少。靜坐需要有耐心的練習。而且每天靜坐的狀況不同。可能有一天比較好,但接下來又退回原點。這是很正常的,不要預設目標,或給自己太大壓力,就當成每天充電時間,有所得固然好,沒進步也不要氣餒喔~

Q:靜坐一定要盤坐嗎?
不一定的。能夠蓮花盤當然最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長時間蓮花坐,因此單盤、散盤都可。甚至有些人坐在椅子上也可以。只要您保持背脊打直、兩肩同高、下巴略縮,全身放鬆的坐正就好。

初靜坐的人,一靜下來就會覺得身上像有螞蟻爬動一樣,奇癢無比。這也很正常。那是因為我們身體逐漸放鬆,毛孔變大後所產生的自然生理反應,過一陣子這種感覺就會淡去。但覺得癢的這個階段要忍住,儘量不要動,以免愈動心愈亂。

Q:靜坐不如休息。我有時間靜坐,不如多睡一會兒。
靜坐時腦波頻率變緩,有類似睡眠休息的感覺。但是兩者完全不同。睡眠中我們會進入無意識的狀態。但在靜坐或冥想中,我們是清醒的,有覺知的。剛開始的靜坐是練習讓我們能集中在一個定點上,思想不飄忽。更進一步才是把自己、靜坐這件事完全拋在腦後。

也就是說,初期的靜全、冥想在培養我們的定力與專注力。只有在清醒時才能學到這兩點。睡眠中是無法練習的。而且,若是您的靜坐品質好的話,會發覺,同樣30分鐘,您花在靜坐上與睡眠上,得到的「效果」會完全不同的。

Q:靜坐會不會靈魂出竅?
少數一些人屬於敏感體質,會比較容易接觸到所謂靈界的事務。他們在靜坐時,有可能較易遇到一些狀況。可是,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我們的頻率沒有那麼敏感,不用擔心會在靜坐中有什麼「意外」發生。

至於怎麼知道自己是否是敏感體質,在靜坐冥想會遇見狀況?頻率特殊的人,他們平時不用靜坐冥想,就可能會有一些「靈異」的事發生。若是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特殊的狀況,就應該不是敏感體質的人,就請不要想太多。

Q:靜坐冥想一定要有老師帶,不然容易走火入魔嗎?
剛開始有老師帶,當然很好,可以學到一些靜坐的方法,比較快進入狀況。但是若沒有合適的時間的話,任何人都可以自己在家練習。只要找個不被打擾的地方與時間。把自己與家人、電話暫時隔絕幾十分鐘,就能自修靜坐了。

只要您不是敏感體質,心正念誠的學靜坐,真的不用害怕會「走火入魔」。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