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呼吸
很多人跟我說她自己呼吸不順、氣吸不進去胸腔。我想這個現象應該是有一些人的問題,所以就談一談呼吸的這個話題吧!
哈達瑜珈經上有許多呼吸法,記得當時考呼吸教師證照時,必須熟記15種呼吸法,馬上抽籤現場即時教學考試,我會的呼吸法多得算不清,但是如何解這個一般人的呼吸問題?我列出一些思考方向〈請自己思考判別,找出自己的問題點,這樣才具智慧〉可能有一個或多個問題需要改善,呼吸在身體中是氣、是能量的流動,身上的每個細胞都需要含氧才會活化,呼吸提供細胞氧氣及能量,與食物提供身體營養同等重要。呼吸長、壽命就長、呼吸短淺、壽命就短。
1.增加胸腔的開展度:胸腔肋骨僵硬。
胸腔是呼吸很重要的部位,肋骨要能收縮開合呼吸量才會大。胸腔的開展度是四面八方,只做擴胸運動是不夠的,需要加上側伸展及背後肩胛的柔軟度。
2.呼吸管道阻塞:鼻塞、鼻過敏。
呼吸道塞住,氣息當然吸不進來。可以實行〝鼻腔清潔法〞〝頭顱清明呼吸法〞〈參閱塑身經絡瑜珈書〉
3.便秘問題:大腸與肺互為表理關係。
便秘的人也易鼻塞,〈肺與大腸互為表理〉所以要處理便秘的問題。可以做壓胃身印、強化腹部動作、多吃具纖維的蔬食、減低壓力。
4.壓力:身心無法放鬆。
壓力太大也會肌肉僵硬、呼吸短淺。
5.活動身體、增進循環:
呼吸是全身在呼吸,身體循環好,呼吸才會深長。例如用呼吸器的病人,氧氣再多也灌不進去。
※呼吸與瑜珈體位法的連結方式
1.從心呼吸:
馬上做一個實驗比較,1感覺呼吸從鼻子進出幾回,2感覺呼吸從心中間〈膻中穴,兩乳中間〉進出幾回。集中點在鼻子時,呼吸不容易深入,而且喉嚨、臉頰緊緊的;而集中點在膻中時,身體的氣能馬上通透充滿,體腔變大,身體內部藉著呼吸有膨脹α放鬆,開合感,身體內部都在呼吸。只有身體沒有呼吸,就如同一部很精密的機器卻沒插電。
2.穩定住核心肌群:
身體深層有一層筋膜,雖然呼吸時身體會膨脹、縮小,但是要一直覺得身體深層〈胸腔、腹腔、骨盆底〉有一股穩定的力量。這是結抗〈陰陽〉的原理,太過與不及都不對,中庸最好。
3.在瑜珈體位法中感受,動作+呼吸+意念:
瑜珈動作可以強化身體、解除深層僵硬緊繃糾結;配合呼吸可以將能量、養氣送入身體內部活化細胞;意念集中於伸展作用的部位,及整個身體各個部分內外的協調統合上。慢慢的會有集中禪定的感受,瑜珈就是一種動禪。
4.吸氣蓄勁、吐氣發勁:
就像打太極,在太極拳流動不停的動作中,吸氣續勁,吐氣定式發勁用力。瑜珈講求動作停留,在動作停留時感受呼吸能量的進出,在極輕微的身體深層有開合感。吸氣能量進來蓄勁,吐氣時體內空間變小,容易彎折扭身體,順勢發勁深入動作。
5.體位法的目的是將氣帶到身體深層,讓細胞含氧、身體機能活化:所以一定需要配合呼吸,不然氧氣送不到,身體反而缺氧。
6.其他:
以上這個呼吸方式是我目前認為最實用最好的方法,跟各位於珈同好分享,希望對您的瑜珈練習及教學有幫助。不同瑜珈派別有不同的呼吸方式,〈例如Ashtanga yoga用Ujjaii呼吸〉都是很好的呼吸功法,知識的學習要有智慧來運用,記得常懷著一顆開放的心、初學者的心來感受生活中周遭的一切事物,你就不會拒絕美好的恩典而和祂擦身而過。
0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