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日

手抖腳也抖

朋友說「我是用腳在走路啊,為什麼麼連手也會抖呢?」導師就說「那是因為今天運動量已經超過妳能接受的範圍,所以連手也會抖。抖一陣子就好了。」是啊,大概就連續抖幾個小時,手就好了,接下來的就是第二天大腿和臀部的劇痛。

已經很久沒有這樣抖抖抖的經驗了,就在快要忘了它的存在時。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換動作時,配合著小聲的低吟(慘叫)和重重的呼吸聲的。就在那種時刻,我發覺,自己也在微微地發抖。以為是自己體能較差,是個人因素。但在結束後的快樂沖澡時光中,才聽到20出頭歲的同學也在描述做到一半手腳就開始抖了。

不過,人的可塑性很大的。大概就抖那麼一、兩次,接下來就沒什麼感覺了。

愈抖愈進步

為什麼四肢會抖?大家知道,就是沒力才會抖嘛!我聽過一個說法,覺得很好,與各位分享。我們平時神經能負荷的電流有一定的量,當運動量超過平時,肌肉帶的電荷大增,我們原本細弱的電線無法負荷電壓時,電線就發出滋滋的聲音,也就是我們的肌肉會不自覺地抖動,好讓更大量的電流流過。經過多次之後,我們電壓就會往上拉高,也就能承載更大的電流了。

因此,下次當我們手腳在輕顫時,只要自己所有的動作都是正確的,就不要怪罪自己怎麼這麼不中用,而是要高興說自己把能量往上拉升一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鍛鍊體魄,不是嗎?

讓通道順暢

可是我看到很多人因為自己體力不夠(還沒到不支),就開始一路踩煞車,採取保護措施。其實,手抖、腳抖只是一個「訊號」,代表我們的電量已下滑,但我們還有安全存量。而且,除非離終點站還遠得很,不然,能量的補給很快的,實在不必要太擔心。

也就是說,雖然看到自己情不自禁地顫抖時,我們仍舊可以把動作做好,該延展肌肉的,就延展;該收縮的時候就用力。就像「瑜伽經」提到的,我們要訓練自己的意念,讓它為我們所用,而不要讓意念,尤其是負面想法當自己的主人。

下次,手腳再抖時,很開心地看著它們,並留意自己會停在這個階段多久?當我們通過它時,又是一個由內到外全新的自己了。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