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3日

自我鍛鍊養生法

要介紹幾種練呼吸的方法。呼吸?練呼吸?人隨時隨地每分每秒都在呼吸,人本來就是會呼吸啊!幹嘛還需要「練」呼吸?
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會這麼想。每個人都在呼吸,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但如果沒有特別的去提醒的話,沒有人會注意到自己正在呼吸,因為這是自然而然之事。

有許多的養生功法或是練功方法,都會特別的「強調」呼吸。道家的修煉方法最是特別強調呼吸,也就是「吐納」之法。道家的修煉法首重講「氣」,「練精化炁、練炁化神、練神還虛」,「炁」也就是「氣」,只是在物質型態上的有所不同。太極(拳),講求意(心)到形到,形到氣也到,「以意領氣」,心氣合一。靜坐也講求呼吸(氣),不論是佛家或是世上其他的宗教和派別,在靜坐觀心之前得先觀「呼吸」,不管是專注在觀「呼」出或是「吸」入的鼻息。有些天主教的修道會也有長久的練習靜坐的歷史,我所認識的某些修女們就已練靜坐二十多年。

從生理學的角度,呼吸分為「內呼吸」和「外呼吸」。簡單地來說,呼吸就是氣體(O2 & CO2)的交換。在肺臟所進行的氣體交換,也就是空氣與肺臟內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叫做「外呼吸」,這就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呼吸;而「內呼吸」指的是,在體內各組織所進行的細胞與毛細血管之間的氣體交換。平常安靜呼吸時,正常成年人每次吸入或呼出的空氣量約有500ml。在安靜吸氣之後,男性還可以再用力吸進的空氣量約有3300ml,女性約有1900ml。安靜呼氣後,再盡力的呼氣,男女皆可再呼出大約1000ml左右的氣體量。這樣看來,我們的肺還沒有使用到最大的限度,還可以有很大的煅煉(呼吸)空間,不是嗎?

各派別的氣功或者吐納之法,其學問淵遠博大精深,不是我在這裡就能一言以蔽之,所以不來談什麼順式呼吸、逆式呼吸或是什麼大週天、小週天,或是印度瑜伽派的呼吸法、藏密氣功的九接佛風等等。在這裡,只是想介紹幾種很簡單大家都可以做得到的呼吸煅煉法,尤其是給懶得運動又不愛早點睡覺、也懶得花錢花時間花功夫來養生的人。只要你願意持之以恆的練習,即可增強心肺功能及抗病能力,平常一些感冒受寒受涼的小毛病也不會來找上你。比較貪生怕死的人,只要能練到化境,行住坐臥時時皆在「吐納」之中,想要練成龜息法、煉神還虛、成仙成佛也不是沒有可能。


以下5種練深呼吸的方法,不論是鼻吸鼻吐或鼻吸嘴吐,要不要舌頂上顎,或站、或坐、或臥、或開車、或走路,早中午晚睡前,什麼時間地點皆可練習,只要去做,你的身體自然就會告訴你,什麼時間什麼狀態來練習對你來說是最合適的。

1. 自然(胸式)呼吸法:就是最簡單的吸進呼出,可以先從吸8拍、停(住氣)3拍、吐8拍、停3拍、再吸8拍這樣的循環方式開始做起。在吸、停、吐當中,都不要中斷偷偷換氣,如果剛開始練習時有困難可以從較少的拍數做起,等到習慣了再做較長的拍數。練習時盡量做到呼吸變慢變深,慢慢的吸慢慢的吐,住氣時也不用力憋氣,時間越拉越長越好。把氣的進出練到如同綿長的絲線般越好。
七、八年前,可能是因為抽菸的關係,常常會覺得上胸部位有個區塊會痛,害怕會不會肺部生什麼嚴重的病了,就想找什麼練功方法來煅煉看能不能解決這不舒服的感覺。當時有一男一女朋友他們參加某個氣功門派多年,告訴我就只要練胸式呼吸法就可以來治療了。

2. 腹式呼吸法:呼吸的方式跟胸式呼吸一樣,但把氣吸的再更深入一點。在吸氣時,腹部(肚臍或丹田部位)隆起;吐氣時,腹部凹下去。這是一種較深層的呼吸方式,除了可以帶動到平時較少運動的隔肌,還可以有按摩腹腔內臟、加強腹部減肥的效果。通常氣功練氣多採取這種呼吸方式。

3. 「吸1、憋4、呼2」呼吸排毒法:早中晚各做10次,採 1:4:2 的比例以鼻子吸氣、憋(住氣)、呼氣。比如,以鼻子吸氣5秒、住氣20秒、呼氣10秒的方式來進行,其時間的長短可自定。
這是某位朋友轉寄來的Email,練過之後很快身體就會發熱,效果還滿不錯的。個人認為,基本上練呼吸的重點在「住氣」,住氣時體腔內、皮膚下會撐滿空氣(氧氣),猶如核子反應爐加壓加熱使得所有的原子或電離子相互撞擊,產生能量跟熱量。所以住氣時,身體會快速變熱,產生熱能反應及燃燒作用,從而燃燒身體各部位的廢物,產生排毒的效果。此法我認為以腹式呼吸法來練習效果較好。

4. 腹貼背:可算是腹式呼吸的逆式呼吸法,也就是在呼吸時胸部都不動,吸氣時腹部凹下去如同把腹跟背貼在一起,而吐氣時腹部隆起的做法。呼吸時,氣的進出採「快吸慢吐」的方式,住氣時間不要超過5秒,姿勢可採站姿或坐姿。
個人的體驗,腹貼背比上一個呼吸法使身體加熱的速度更快,產生的燃燒熱能更大,所以排毒的效果更好。練完之後,真的是通體舒暢,馬上精力充沛。腹貼背,是某個宗派的練功法之一,有其心法及搭配的招式,在這裡提出來只是以增強健康的目的,所以就不談論其心法與招式了。據說有洗滌內臟,增加精力、活動力、靈力及腸胃能力等功效。

5. 打坐(或靜坐):打坐或靜坐並不是一種呼吸法,但都必須經由調呼吸的步驟來完成,故想在此也提出其好處。但打坐或靜坐最好是有老師來帶領和教導比較好,且因功法派別很多,所以在此只說說我的看法。
每個人都會呼吸,所以每個人都有「氣」,所以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氣功,只是懂不懂或有沒有「練」氣的差別。打坐伊始,調完呼吸後,把呼吸放下進入靜心階段時,氣會自行遊走,到身體最虛弱或是有病痛的地方進行修補和治療。靜心時,大腦會釋放出α波,進入一種舒服愉悅安靜安心的狀態;α波能夠安定神經及精神狀態,放鬆肌肉和內臟的緊張,釋放出一種快樂因子,同時進行對身體及心靈的自我療癒。所以,我個人的看法認為,打坐或靜坐可以治療自律神經失調所產生的所有的疾病。


注意 :
1. 建議以上所提到的練功法,在進行之前,最好先去喝水大小便,完成雜七雜八的事情之後再進行。練完功之後,最好在15~30分鐘之內,不要上廁所、喝水或是碰到水,以免洩氣或受寒。
2. 女性在來月經時,最好不要練習會使用到腹式呼吸的練功法,以免經量來得過多。
3. 個人體驗:有時在感覺快要感冒、忽然吹到風怕冷或是任何不舒服時,我就會把意念收進來放在胸中,即便沒有練呼吸,過一陣子就會覺得好些。因為,「意到氣到」,還有中醫說的:「正氣內存,邪不可干」。謹提供參考。
4. 冬天又快要到了,不論在走路或是騎車,如果有戴口罩的話,可以慢慢的做深呼吸,很快就不會覺得冷了。
5. 有些人可能會比較考慮到練呼吸時空氣品質的問題。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最好是選擇早晨或下午傍晚時分,在戶外或室內空氣品質好或是空氣流通的地方,面向太陽來進行。但如果沒辦法的話,不管是在那裡只要空氣乾淨流通,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做就對了。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