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再談靜坐

以前一直不太想在文章上說一些個人的靜坐(Meditation)或練功經驗。一來知道大部份的讀者沒興趣看這種形而上,與自己沒什麼關係的內容。二來覺得自己一些還不錯的經驗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比我更精進的前輩比比皆是,豈容小輩如此放肆?

我深刻的覺得地球能量的轉變愈來愈快,我們需要更快地提升自己靈性的層面。也因此想開放自己,和更多朋友分享一些自己小小的心得。也希望各位先進、前輩給予指教。


個人覺得,長期以來,我們在瑜伽也好、佛教或是禪宗也好的靜坐練習,非常偏重(請注意,我說偏重,不是說大家只在練習這個而已)「靜」和「止」的練習。我們要學著如何把雜念放下(不是摒除雜念,單是放下就夠難的了),很多人在靜坐上覺得無法突破而氣餒,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認為自己雜念妄念太多,再不一靜坐就容易陷入昏沈想睡的尷尬場面。有耐心的人,這樣的練習了半年一年還沒什麼進展,沒耐心的幾天就放棄了。


其實,靜也好、止也好,個人覺得那只是個入門的學習。但靜坐最終的目的不在於此。至於靜坐讓血壓降低、心情穩定、頭腦清晰等,更是持續練習之後的必然作用。我們靜坐,最高的目的是在與宇宙無限連結。


但這不表示,我們不需要練習靜或是止,而是說,讓心沈靜下來,定於一,是基本的練習。就好像練習瑜伽體位法,讓自己的手、腳和身體放在最符合人體結構的位置上,是基本的訓練,在這個基礎上,才好做更深入的練習。可是,人體解剖學卻不是體位法的全部。


宇宙無限意識的連結才是終點


與宇宙無限意識的連結上,在昆達里尼瑜伽練習是非常強調的。我們同學間彼此開玩笑說,「等要考試時,所有答案最後只要寫上,與宇宙無限意識連結,就對了」。


這麼耍賴的答案,老師當然不滿意。他說,要與宇宙連結,是有步驟和方法的。我們昆達里尼學半天,就是要知道方法與路徑。當然,也不是一蹴可及的容易。需要不斷的練習與揣摸。


您一定會問,我自己的事都處理不好了,幹嘛要去與高我或宇宙意識結合呢?這就好比,假設您知道您有個銀行當靠山,隨便愛領多少錢都可以,您會不會想常常去領錢呢?與宇宙無限連結,是站在一個更高點,看身邊的事物,您會發覺以前卡住的問題,再也不是問題。而且真的更容易開發潛能,甚至達到「知天命」的地步呢!


練習、練習、練習才是王道


當然,要讓自己眉心輪或頂輪開啟,甚至與宇宙無限意識連結,絕非三言兩語說完幾個重點,各自回家練習就能速成的。但是,很願意跟大家分享的是,當您在靜坐練習上,卡在無法讓自己端坐30分鐘不動念這個環節上時,請各位放開心,不要太拘於這個點,而用更大的眼光、全像式的來看整件事。也就是說,沒能完全靜下來不是一件讓人沮喪的事,相反地,我們每天的練習讓自己靜下來,同時觀照自己的心念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一直苛責自己不夠好?建議各位放輕鬆,就好像去見一位再熟悉不過的老友,不用太拘泥於非要梳裝打扮才能出門。而是坐在那兒,看看這位老友今天會跟您有什麼互動?有雜念出來,不用尾隨即可。


這就像是,練瑜伽體位法,不是只有把兩腳架在脖子上,才算功德圓滿一樣。體位法的進步是多方面的,不會只有單一的姿勢或結果的呈現。


不過,話說回來,在能量啟動的情形下,就好比坐直昇機,在靜坐中會非常快就進入很安靜、很舒適甚至喜樂、與宇宙連結的狀態。如何做到這個地步?就是身體的淨化、心靈的鍛鍊,加上練習、練習、練習了。
您一定會問,我自己的事都處理不好了,幹嘛要去與高我或宇宙意識結合呢?這就好比,假設您知道您有個銀行當靠山,隨便愛領多少錢都可以,您會不會想常常去領錢呢?與宇宙無限連結,是站在一個更高點,看身邊的事物,您會發覺以前卡住的問題,再也不是問題。而且真的更容易開發潛能,甚至達到「知天命」的地步呢!
您一定會問,我自己的事都處理不好了,幹嘛要去與高我或宇宙意識結合呢?這就好比,假設您知道您有個銀行當靠山,隨便愛領多少錢都可以,您會不會想常常去領錢呢?與宇宙無限連結,是站在一個更高點,看身邊的事物,您會發覺以前卡住的問題,再也不是問題。而且真的更容易開發潛能,甚至達到「知天命」的地步呢!
我以前一直不太想在公開的文章上說一些個人的靜坐(Meditation)或練功經驗。一來知道大部份的讀者沒興趣看這種形而上,與自己沒什麼關係的內容。二來覺得自己一些還不錯的經驗沒什麼好說的,因為比我更精進的前輩比比皆是,豈容小輩如此放肆?


但這幾天的想法有些不同。我深刻的覺得地球能量的轉變愈來愈快,我們需要更快地提升自己靈性的層面。也因此想開放自己,和更多朋友分享一些自己小小的心得。也希望各位先進、前輩給予指教。


個人覺得,長期以來,我們在瑜伽也好、佛教或是禪宗也好的靜坐練習,非常偏重(請注意,我說偏重,不是說大家只在練習這個而已)「靜」和「止」的練習。我們要學著如何把雜念放下(不是摒除雜念。單是放下就夠難的了),很多人在靜坐上覺得無法突破而氣餒,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認為自己雜念妄念太多,再不一靜坐就容易陷入昏沈想睡的尷尬場面。有耐心的人,這樣的練習了半年一年還沒什麼進展,沒耐心的幾天就放棄了。


其實,靜也好、止也好,個人覺得那只是個入門的學習。但靜坐最終的目的不在於此。至於靜坐讓血壓降低、心情穩定、頭腦清晰等,更是持續練習之後的必然作用。我們靜坐,最高的目的是在與宇宙無限連結。


但這不表示,我們不需要練習靜或是止,而是說,讓心沈靜下來,定於一,是基本的練習。就好像練習瑜伽體位法,讓自己的手、腳和身體放在最符合人體結構的位置上,是基本的訓練,在這個基礎上,才好做更深入的練習。可是,人體解剖學卻不是體位法的全部。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