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

好轉反應 和 惡化反應

記得前陣子提到練瑜伽或其他功法,有「好轉反應」或稱「排毒反應」的問題。那時就有人問:我怎知那些出疹子、感冒等身體不適的情形是好轉反應呢?

提到一個重點:療癒起始於身心的最深層。他說「當病症趨於好轉時,你會發現,精神情緒的安康穩定早於身體症狀的良性變化;同時,精神也會變得比較好,不會像以前一樣容易疲倦(尤其到晚上)。而隨著情緒跟精竟的穩定,你也會發現到,之前干擾你心情的事件,影響力可能也不再那麼大了」。

換言之,有可能臉上還在冒痘痘,或是身上還有疹子,但是王醫師認為好轉反應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心情或情緒變得比較穩定,甚至晚上睡得少了。

那麼好轉反應有沒有順序呢?

在書中提到「當身體產生好轉反應時,順序會從上而下,從內而外;由較有生命力(vital force)的器官先顯現,其次才是較無生命力的器官。也就是說,毒素會從身體比較重要的部位(大腦、內臟)離開,慢慢來到比較末稍的部分。所以,發燒如果從手腳開始發熱,慢慢的胸口、肚子的溫度提高,然後才是頭部很熱,這樣就是病症在變嚴重的過程。相反地,如果頭部溫度慢慢的降低了,這就是身體在回復健康的現象」。

以上這點,也可給身為父母的朋友做參考。下次,您家小孩發燒時,您才會知道小孩的狀況是在惡化,要趕快就醫?還是病情趨於好轉。因為,不論在中醫的觀點或是自然醫學的觀點都認為,發燒不一定是件恐怖的事,尤其是小兒發燒,不一定非要用藥不可。但是這個時間點的拿捏,就要靠各位判斷了。

療癒也有時間性。王醫師在書中提到「通常來說,越晚出現的症狀,會越早出現在好轉反應。反之亦然」假設,您的狀況是先長痘子、再頭痛、最後出現發燒。照學理說來,會先退燒、頭不痛了,痘痘才慢慢好。

若是「身體的反應沒有按照逆推式的時間性在運行,那可能就是症狀在惡化中。不過,好轉反應也會因為毒素累積過多,身體會先由毒性最多的部分先開始反應」「自然醫學DIY」是這麼寫著。

以上這些資訊,希望能夠解答大家一直以來的疑惑。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