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8日

瑜伽冥想方法

語音冥想


1.曼特拉冥想:瑜伽語音冥想又稱"曼特拉冥想"。梵語詞"曼特拉"可分為兩部分:"曼"的意思是心靈,"特拉"的意思是引開去。"曼特拉"的意思是能把人的心靈從其種種世俗的思想、憂慮、欲念、精神負擔等等引離開去的一切特殊語言。"冥想"的意思是意念和意境的結合,冥想可以幫助修煉者的精神進入高境界,有助於身心的協調。一個人冥想時把注意力集中在他的瑜伽語音上,就能逐漸超越愚昧無知等不良因素,而處身在善良品質的高度上。

2.噢姆冥想:舒適坐姿,作瑜伽呼吸,高度注意呼吸,每次吸氣和呼氣,自覺自己的呼吸;做完5次完全的呼吸,繼續做完全呼吸,但每次呼氣時,以感到舒適為限,用最深沉的、可以聽見的聲音念語音"噢姆",這個語音應念得與呼氣過程一樣長:噢-姆-,這時把注意力集中到語音上,吟誦練習約10次;然後呼氣和吸氣時都在心裏對自己念"噢姆"語音,同時感到身體的每一個毛孔吸入數十億個"噢姆"音節,想像這幾十億個音節進入整個心身的最深處,帶來和平、安寧和無畏心情。每一次吸氣,感到身體每一個細胞都充滿了這種和平、寧靜和力量。每次呼氣,感到無數的"噢姆"音節把這和平傳播到整個環境——整個宇宙——以至一切生靈上去,此練習至少50次。此冥想的結果是入定。

3.噢姆•哈瑞•噢姆冥想:舒適坐姿,閉合雙眼百分之九十,深長呼吸,注意每次呼吸;每次呼氣,用可以聽見的聲音念誦"噢姆•哈瑞•噢姆",專注地聽這語音,每次吸氣,心理對自己默念瑜伽語音"噢姆•哈瑞•噢姆",繼續做此練習至少50次。如果心靈游離開去,不注意語音,就把它輕柔地引回來,既不要強行集中注意力,也不要讓心靈毫無控制地東遊西蕩,散漫無歸。

4.哈裏波爾•尼太-弋爾冥想:梵文中的"哈裏"為壯美、吸引的意思;"波爾"為冥想語音、說話、曼特拉(mantra)的意思;"尼太"為永恆、長存的意思:"弋爾"為金色的、光輝燦爛的、清淨或純潔的意思。先按瑜伽坐式坐定,兩眼部分地閉合,呼吸頗為深長,每次呼氣,用可以聽見的聲音反復誦念"哈裏波爾•尼太-弋爾,尼太-弋爾•哈裏波爾",在誦念時,留神傾聽此語音;每次吸氣,在心裏給自己誦念同樣的瑜伽語音;在誦念時,試試保持心靈專注在瑜伽語音上,但是不要把這變成一種緊張注意。此法練至少50次,最多則不限。經常練此功,心會逐漸得到潔淨而純化,有時候也許會流下愛和幸福的眼淚。

5.瑪丹那•莫漢那冥想:這語音是說原始動因並非虛無,而是充滿精神和愛、真、善、美等吸引人的特點。此法先坐定合眼,正常呼吸,注意呼吸;每次呼氣,出聲吟誦瑜伽語音"瑪丹那•莫漢那",邊念邊聽;每次吸氣,心裏再反復誦念這個語音,起碼做50次,最多次數不限。練功時,如心靈游離開去,別感到不安或懊惱,只須輕輕把心靈引回瑜伽語音上。除以上語音冥想外,還有"瑪丹那-莫漢那•本哇利•哈瑞波爾"冥想,"戈帕拉•戈文達•哇瑪•瑪丹那-莫漢那"冥想,功法與上述功法大體相同,只是語音不同。


其他方法

1.不與呼吸同步法:瑜伽語音冥想也可以無須和呼吸同步配合著練習。人們只須把心專注到語音的吟誦上面,而對呼吸則任其自然,不加留意。有時則呼氣與誦念一部分語音同時進行,有時吸氣和默念另一部分語音同時進行。有時在呼氣時兼做出聲誦念整個語音。有時候吸氣短促而深長的,而在延長的呼氣過程中吟誦整則語音。做法可以因人而異。

2.無須嚴格姿式法:瑜伽語音冥想甚至可以在站立、行走、跑步、躺下等時候練習瑜伽語音冥想術,既可按以上方法採取瑜伽坐式嚴格練習,也可不拘一格採取其他任何形式練習,當然練習時可合眼亦可睜眼,語音可誦念以上任何一種。

3.注目凝視冥想法:許多習瑜伽者在練習瑜伽語音冥想時兩眼全神貫注地凝視一幅原始動因人格特徵(薄伽梵)的圖像,會引人進入真、善、美的崇高品質境界。

4.詠唱語音冥想法:所有瑜伽語音都可以用詠唱的形式來反復誦念,配上旋律、節奏、鼓掌打拍子、樂器伴奏等等,或不配奏也可以。還有,聽別人詠唱瑜伽語音冥想也能引導習瑜伽者入定。

5.群組語音冥想法:瑜伽語音冥想可一人獨立練習,亦可群組集體練習。人們集合為或大或小的一組人或一群人,無論朋友、家人、熟人、生人,都可以作為一種會從聚合的形式來反復誦念瑜伽語音。這種群組練法比個體練法更有力和有效。


冥想前的準備:
1.心理方面要求靜心者以德為重,要慈善敬愛、忘我無私,凡是不要斤斤計較、樂於助人、心胸豁達。

2.環境方向儘量減少外在的刺激,選擇一個清靜的空間,空氣流通,顏色配搭協調,如果是室內光線柔和不刺眼,室外儘量無外界雜音的干擾。

3.採用一個最舒服的坐姿,使呼吸保持通暢,背脊不要任何支撐,自然挺直。

4.衣服寬鬆無束,舒適保暖。

0 留言:

  © Blogger Templates Spain by Ourblogtemplates.com 2008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