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danili Yoga
如果您常看瑜珈書,尤其是英文書的話,常會看到一個名詞:Kundanili Yoga。中文譯成「拙火瑜伽」。它到底是什麼?跟我們現在學的瑜珈有什麼不同呢?這些問題一直在心裡繞著。
在西方,拙火瑜珈可是大名鼎鼎的。只是在香港,知道它的不多,做過拙火瑜珈的更少。所謂Kundanili指的是在我們身體的海底輪住著一條靈蛇,它的名字就叫kundanili(梵文),一般人的靈蛇或是稱為神奇的能量沒有被開發時,是處於沈睡的狀態。但是當我們適度的開發與訓練後,喚起蟄伏的靈蛇,能量就被開發出來,由下而上的打開每個脈輪。也就是從海底輪->生殖輪->臍輪->心輪->喉輪->眉心輪一直到頂輪都被打通後,我們會進入另一個層次。
為什麼有一些西方人很熱衷於學習拙火瑜珈呢?因為「據說」當脈輪都打通後,人內在的神奇力量被打開,喚起一些我們不知道的覺知與神妙能量。有人可以不吃不喝好一段時間,只沈浸在靜坐冥想中。也有人盤坐冥想時身體會浮在空中。至於會飛簷走壁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那般,是不足為奇的。不過,這些傳聞我沒有親眼看到,只能將信將疑就是了。
只有幾位老師能教
我想學拙火瑜珈的想法有好一陣子了。不是想學人家當大俠,而是想把脈輪清理得更清淨,讓能量更純淨,讓自己的靜坐冥想狀態更好(當然,要使自己靜坐很快進入最佳狀態不一定要學拙火瑜珈)。不過,拙火瑜珈老師不但稀少,少到可以當寶。因為上課時間與地點不是那麼能配合,我一直想上這個課,但還沒上。
直到我遇到一對可愛的新朋友為止。Bing與Grace是我在一個瑜珈短期課程遇到的新夥伴。第一次看到他們,心裡升起一個疑問:他們是甚麼人?為什麼那麼不一樣?這對男女好像是下凡人間的仙子,氣質與外表都這麼不同。一問之下才知道他們學了多年的Kundanili Yoga,更棒的是他們在英國上過嚴格的拙火瑜珈師資班。這可不是泛泛的說「我知道拙火瑜珈的理論,可以來教它」那種人。
當然,拙火瑜珈也有派別的。Bing與Grace二位師承印度第一位把Kundanili Yoga帶到西方的大師Yogi Bhajan。所有的動作都是尊照大師當初的設計,不論是次序、時間長短…都是原汁原味。而這種教法在幾十年的驗證下,被認為是「最安全」的教法。每次上課都有不同的主題,像是:排毐、減壓、強健中樞神經。當初大師再依不同的主題來設計課程,包準每次都不重複,且每次的感覺與效果都不同。
如果不是很了解的入門者,很可能會覺得拙火瑜珈很像體操。因為在一個半小時的課程中,扣除梵唱、冥想的時間外,從暖身(前菜)到Krya(重頭戲)都被劃分成好幾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都只有一個簡單的動作,在這短短幾分鐘內,我們就不斷重複做這個單一動作,直到下一個小單元為止。因此,從動作上來看,拙火瑜珈像是一連串的重複動作串起的「體操」似的。但經驗是,它若只是「體操」就不會迷倒那麼多人了,用心去體會,您會發覺只要專注在每一個片刻,體操式的動作之後,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自己身體相對應的變化。
以經驗來說,通常在做完每一小段後,身體會有清楚的反應,告訴自己剛剛那幾分鐘的動作是在「處理」哪一個脈輪。在整個課程之後,每次的感覺都很不同,像有次做「排毐」之後,我出現火氣大得長幾顆痘痘的情形。不過,每個人的身體與心理狀態不同,有的人對這些沒什麼反應,不代表拙火瑜珈對自己一點助益也沒有。因為有些改變自己目前還體會不到,時機未到時還沒顯現出來罷了。
0 留言:
發佈留言